自南村经石院抵九仙台
清陈廷敬
红叶深红与浅红,湿云细雨如春浓。
桑柘半凋柳黄落,三里五里村村同。
径转溪开叹奇绝,千山万山皆玲珑。
谁令岩壑擅异色,纯以金碧施神工。
寒烟消歇亦变态,怪石磊砢还孤峰。
宇内名山亦无数,此山如画展毫素。
我闻虞山最佳丽,丹岩绀碧俨画具。
一峰道人飞仙人,挥染平生钓游处。
浮岚暖翠晓千里,玉洞桃花春万树。
仙人既去亦复还,白云黄鹤游人间。
清都渺渺在何许,玉阶朝罢栖名山。
只今画者谁其匹,天高气清风寥栗。
欲揽太空为粉图,消得仙人两三笔。
诗词译文
已是深秋时节,我们从南留起程,途经石苑,到九女台消闲观光。一路走来,红叶满山遍野,一簇簇,一片片,有的深红,有的浅红,在蒙蒙细雨中浓得就像春天里盛开的鲜花。地头的桑叶正在萎黄,村边的柳叶已开始凋落,三里五村呈现出一派闲逸幽静的景象。踏着迂回崎岖的山道,登上沁河岸边的山头,但见大河绵延,碧水弯环,犹如一条翠绿的丝带在幽深的峡谷中回旋萦绕;风清气爽,一瞬千里,远山近山明澈得如在镜中一般。满目奇景,如诗如画,不禁叫人击掌惊叹;是谁妙手挥洒丹青,将崇崖深壑装点得如此壮丽呢?走进沁河峡谷,来到九女台下,又见烟雾翻腾,瞬息万变,拔地而起的山崖峭壁犹如一道道屏障,将九女仙台紧紧围护在中间。九女台孤峰独峙,碧水萦环,同天下无数的名山秀水一样,将一副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我听说江浙虞山汇集了一帮山水画师,个个是丹青妙手,他们描绘的山水画简直就像真的一样。而九女台上的修真道人却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把他们传经布道的仙女祠修葺一新,装饰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并在河岸山坡上栽花插柳,培杏育桃,待到春回日暖,九女台莺啼燕舞,桃花盛开,风光一定更加优美,消息传到千里之外,就连那早已驾鹤升天的九位女神,也会眷恋故地,重游人间。到了那时,我也将辞官谢朝,告老还乡,拜别遥远的帝阙京城,一定再回到这里赏山玩水,安度晚年。如今,即使在这天高气爽、风声凄清的季节,九女台的风光也是异常秀美、无与伦比的。那么,就让我将这蓝天大地当作一幅彩图,尽情享受一下神仙描绘出来的奇观胜景带给人们的欢乐吧!
诗人简介
陈廷敬,清阳城皇城人。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清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九女仙湖景区办公室张芳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