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资讯 >> 正文 >> 正文

台湾节目热播高平炎帝陵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1-2-23

台湾同胞为何认同山西高平炎帝故里

——李津

一、全国炎帝故里现状

但凡是一个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台湾民众亦认可这一说法。因为久悬海外,台湾同胞对“寻根问祖”更为重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们共同的祖先,又是谁?

“炎黄”的“炎”,指的是“炎帝神农氏”。“黄”,说的是“黄帝轩辕氏”。炎帝与黄帝共为华人始祖。炎帝神农氏发现了五谷又发明了厨陶,被“民以食为天”的黎民尊为第一始祖;而“黄帝轩辕氏”始开国家制度,在九州设官司职,规范行为准则,被古代官府奉为国人始祖。

(河南新郑炎黄二帝像,高米)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祭祀广场)

(陕西黄陵轩辕庙)

黄帝出生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市),葬于陕西桥山。他的生平有文字史料记载。而炎帝生活的年代在五千年之前,生平事迹只源于口耳相传。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名人旅游热,大陆一下子冒出很多“炎帝故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至今还有七八家:山西上党、湖北随州、陕西宝鸡、湖南株洲市与会同县、河南沁阳与商丘等多地。

(湖北随州炎帝祭祀广场)

(陕西宝鸡炎帝坐像)

(湖南会同文研会现场)

(河南沁阳神农山炎帝像)

(河南商丘炎帝朱襄氏陵)

在这些“炎帝故里”之中,有一定影响力并定期举办大型祭奠活动的,分别是湖南株洲、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和山西高平四家。湖南株洲与山西高平,各有一座“炎帝陵”。而湖北随州与陕西宝鸡互争(炎帝)“出生地”。

老祖先出现了两个出生地和两个安葬地,且各有章法,各有说辞,各干各的。这令台湾同胞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他们不像大陆游客只是观光旅游,正好各处看看转转,台湾人同胞重在寻根,老祖宗的陵究竟是哪个啊?他们想知道,中国人最早的根,到底生长在哪方土地?

二、台湾民众的领路人

我们知道羊群是有头羊的,头羊带路到哪里,羊群就跟在那里。人,也有领路人。第一批到大陆投资的台湾人,就是留岛民众的探路先驱。

年,没有机场也不通高铁的山西省高平市,悄然来了一位不引人注目的台湾人。这位低调姓叶的先生,登上了羊头山,看到的是炎帝广场里的佛家寺院,他摇头而去。时隔不久,这位叶先生又返回来,这次寻到了高平炎帝陵。这回看到的,也只是一座“五谷庙”和十栋民房,这与他心中认知的始祖陵寝对不上号。可他一离开山西回到台湾,天空中就出现一个冥冥之音,“神农大帝的陵寝,在山的西面”。

叶宏灯对着地图苦苦搜索,山的西边?应该就是山西呀。于是他又奔机场,又来山西。

(台湾东莞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

陪同他的官员都有点怨倦了,这位台湾人到底要干什么?该看的景点,让他看到了啊。三番五次来山西,究竟为了个啥。这个姓叶的先生有点怪。

于是笔者陪他去看山里的炎帝古刹。这可不是在景区休闲,一路途辛苦,风餐雪宿。可这位台湾人的眼神,越来越变得发亮,他对每一个炎帝庙都仔细观摩,动辄就三拜九叩。这是一位膝盖上对始祖跪出了老茧的人。

叶宏灯再次莅临高平时,带来了研究炎帝文化的台湾学者,这些学者看到大面积的炎帝遗址遗存后,上党是始祖故里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叶宏灯又回台湾,这次带来了台湾各地神农大帝宗庙的主持人,当这些人了解到当地的炎帝传说故事后,也一致认为,高平才是他们苦苦寻觅的故土。

台湾人信奉的神农大帝,不是凡人,也不是帝王,而是他们心中最崇拜的祖先神。台湾时代相传神农大帝发明了五谷作为食粮,让中国人拿起了筷子;神农大帝发明了医药,从蛮荒瘟疫之中拯救出了人类。可老爷子最后以身试毒,他的身躯倒在了华夏九州,却让华人后代从此站立了起来。

在大陆,发明五谷与医药的神农,所指的就是炎帝。而大陆许多“炎帝故里”不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有的打造出生地,有的打造安葬地,没有一家同时拥有发现五谷和发明医药之炎帝故里。当代画家的笔下,也无法勾勒出与台湾人心中对上号的神农大帝。只有山西上党地区,不仅同时具备“神农大帝”的所有条件,有当年始祖开辟的“神农井”和“五谷畦”;也有炎帝中毒之地的“炎帝岭”。此外还有炎帝女儿“精卫填海”的源发地,更有炎帝妻妃子女所在的村落。

叶宏灯等人看完这些后,流泪了。他们说,我们台湾人要找的神农大帝,果然就在山的西边!这里才是“老根”啊!

三,台湾与山西对始祖的认知相同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台湾的历史沿革,就明白个台湾人为什么认可山西是真正的炎帝故里了。

台湾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大陆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前后只有两次。第一次是从明朝开始,明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曾在台湾停留,但只是造访性质。明万历年间,正式启用“台湾”一词。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后来,民族英雄郑成功前去驱逐,当时的军士们怀里紧抱着神农大帝的“神像”。他们知道,这一去将永不回返,老祖宗作为子孙的“保护神”,不能落在大陆不管。收复台湾后,举家而去的汉人近趋20万。

换言之,台湾形成的神农大帝信仰,源自于元明时期。元朝尊“神农”轻“炎帝”,有“炎黄二帝共拜神农”的皇家灵石。神农与炎帝不被视作一个人,神农被视做“祖先神”,称谓“神农大帝”。明朝时期,“始祖神农”成为了民间最广泛的信仰。他老人家法力无边,可以保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老人家还是“神医”,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到了清朝,满族人从东北杀进山海关,出于政治与军事的考量,为了“师出有名”永固南方。清廷再次把“炎帝与神农合二为一。然后把湖南株洲靈县的炎帝庙,改建为“炎帝陵”。将祭祀炎帝的中心,从北方的上党地区移到了南方。炎帝的神像,也不再是一位黑脸老者。那时,顺治曾下令海禁,设界防守,严禁逾越,两岸被隔绝,台湾人不知大陆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康熙平定三番后,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则提出:“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施琅率兵攻下台湾后,只对台湾实行宽松自理政策,民间信仰问题未做干涉。所以台湾民众延续着他们对黑脸的神农大帝的认知。年,国民党兵败台湾,这是大陆人第二次大规模迁居台湾,这次迁徙史无前例,撤到台湾的军队约62万人,政府公职和文教人员及其家属万人。这些大陆人曾驱逐鞑虏推翻清廷,他们对于清朝的“王法”不予认可。台湾再次传承了传统的神农大帝认知,原汁原味,未曾改变。可以说,台湾与山西的炎帝文化,一脉相承,相同相连。

山西上党神农炎帝神像均在破四旧和文革时期被毁,祠庙多作为乡校或者仓库。但民间老人们都知道,神农炎帝神像与众不同,是尝百草中毒之后的黑脸,连三太子柱也是中毒后的青脸。而台湾上百所炎帝宗庙里,供奉的神农大帝,基本上都是手持五谷的黑脸神像。

四、台湾信众推动修复高平炎帝陵

叶先生是台商对大陆投资协会的老会长,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引路人。他还是“中华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叶宏灯先生亲自跑北京去太原,最终为高平拿到了修复炎帝陵的批文。他带头捐资万,使得华夏第一陵重见天日。

(群山怀抱中的山西高平炎帝陵)

与此同时,叶宏灯又带头捐资,修复了上党长子县“精卫填海”之处的“女娃祠”和“精卫冢”。

(长子发鸠山女娃祠)

(长子发鸠山精卫冢)

编辑:李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zx/18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