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70年middot晋城看晋城交通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0-10-8

今日,请看国庆特别策划“70年,晋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晋城发展报告之交通运输篇》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的乡间小道

发展到

现在遍布城乡的公路网络

从简易公路

发展到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再到即将建成的高铁、机场

……

七十年沧桑巨变

交通领域

是进步最大、变化最明显的领域之一

城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瓶颈彻底打破

太行古道碗子城关隘

我市地处太行山南端,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古交通不便。李白“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到羊肠苦”的无奈,白居易“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的感叹,都生动反映了晋城道路的艰险难行。

太行白陉古道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连年战争,全市境内仅有白晋、晋禹两条简易公路可勉强通车,现代公路还是空白。主要有古道26条,为人们肩挑背负运输的重要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都把恢复交通作为发展生产的战略性任务,发动群众对汽车路、马车路、人行道进行全面修复。到年,全市拥有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大多为晴通雨阻的简易公路。到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公里且均在二级以下,有路面公路里程公里。

年晋城建市后,市委、市政府把交通建设作为四大兴市要素之首,大力实施“通道战略”,交通建设开始进入上档次、上水平、上台阶的发展阶段。年,首次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山岭区三级复线公路——太洛公路晋城至省界段;年建成了全省第一条以负债方式建设的商品公路——周犁公路;年以发放交通建设债券方式,建成了全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晋长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年,建成了全省第一条由地市承建的高速公路——晋阳高速公路,建成了全省第一条股份合作方式经营的一、二级公路——阳济公路。年,全市“村村通”工程建设首战告捷,个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通村数和建设里程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年末,全市73个乡镇通油路,个村通水泥路;年,实现乡镇全部通油路;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除陵川县抱犊沟村不符合条件外全部通了水泥(油)路,“村村通”全面告竣。

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目前一个干支相连、沟通内外、四通八达、快捷畅通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截至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公里,为年改革开放之前的6.65倍,是年建市之初的6.13倍。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近年来,我市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民生工程,多角度入手,全方位落实,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到年底,农村公路里程达到公里,优良中等路率一直保持在83%以上。

路网结构全面优化立体交通即将成形

上世纪80年代省运车站

今天的客运东站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建设立体交通网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

全市已建成8条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达到.75公里

高速公路密度

达到4.1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然而,仅仅有高速公路还远远不够,构建现代交通网络,晋城人的高铁梦、机场梦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机场梦即将实现。今年初,晋城民用机场被列入国家“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向开工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1月,晋城民航机场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民航机场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2月,专家组通过晋城机场选址报告,将铺头场址作为晋城机场建设的推荐场址。9月23日晚上,晋城机场预可研中期技术汇报会召开,研究机场预可研技术方案和跑道优化方案,晋城机场正在以“三年飞起来”为目标加快推进。年9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发文,批复了晋城新建民用机场场址,标志着我市民用机场项目前期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

高铁梦快速推进。7月25日,太焦高铁高平跨国道特大桥七处连续梁实现全部合龙;8月8日,太焦高铁跨丹河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9月4日8时,太焦高铁白水河特大桥顺时针水平转动45度,跨越太焦铁路既有线和白水河……太焦高铁自开工以来,广大建设者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各标段捷报频传。太焦高铁是山西和河南两省规划的“十二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同时也是连接山西、河南两省和太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经济纽带,建成通车后,太原到郑州将由4个多小时缩短至不到2个小时,将极大地促进晋豫两省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9月27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第一对米长钢轨,徐徐落入轨枕中,太焦高铁全线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太焦高铁自开工以来,广大建设者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各标段捷报频传。

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就上公交车

年2月11日,晋、郑、焦三地人民翘首以盼的晋郑、晋焦城际公交正式开通,这是全省首家开通跨省公交。当天,三市同步发车,市民们分别乘坐城际公交前往目的地。“城市公交的开通,加深了晋城和郑州的联系,让我今后能更加便利地开展与河南方面的业务。”坐上晋城到郑州首发班车的李先生高兴地说,“这真是晋城市委、市政府给我们的一份新春大礼。”

为响应群众呼声,年4月23日、年6月18日,晋城至长治、晋城至济源城际公交相继开通。

城际公交的顺利开通利益于我市交通事业的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人力车,年全市拥有汽车仅44辆。年,全市民用车辆辆,出租车仅5辆。到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43.5万辆,其中营运公共车辆辆,是年的41倍;出租车辆辆,是年的倍。

沁水县迎白旅游公路

年,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了%,客运体系基本覆盖建制村,满足了村民出行的基本要求。

年1月21日,市县间城际公交暨旅游公交线路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市初步形成了“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五位一体公交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公交(建成区)有效衔接,城际公交(市到县)同城相接,城乡公交(市或县到乡镇)无缝对接,镇村公交(乡镇到具备通车条件行政村)全部连通,旅游公交(市区到全市各3A级以上旅游景点)一站直通的“五级公交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公交一体化”,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大美太行在山西,最美风光在晋城。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我市很多景区景点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彻底改变这个状况,年,我市启动了“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项目,并且作为全域旅游的一号工程来实施,项目总里程公里,总投资64亿元,工期3年,建成后,将串联全市20个A级景区,辐射70余个旅游景点,便捷通达15个特色旅游小镇和32个重点旅游示范村,连接5条高速公路、3条普通国道、4条普通省道共计24个快进节点,与全市境内的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基本形成四通八达、外畅内达的全域旅游循环线,基本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旅游交通网络格局。年5月5日,项目全线开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8.4亿元,完工50公里,开工建设公里,工程进展在全省排名靠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新的起点上

晋城交通事业在通向更加宽阔的

未来之路上快速延伸!

明日

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