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文化打造商业文化地标,留住晋城人的乡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1-2-16

《没有了黄华街,我们还能再造水陆院》再思考系列文章引网友热议。

“到北京不能不去故宫,到西安不能不去大雁塔,那么,到晋城不能不去哪儿呢?”这是网友在看完晋城文化学者王春平的系列文章之后发出的感慨。近段时间,晋城文化学者王春平的《没有了黄华街,我们还能再造水陆院》、《挖掘老晋城商业文化,找回逝去的记忆》、《传承历史文化,让老城商业中心重现活力》三篇文章在网络上非常火,网友纷纷争相转载评论,作者在文章中深度思考并提出了打造晋城商业文化地标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引起大家的共鸣。不少网友认为,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打造延续文脉的晋城商业文化地标,用文化留住我们的乡愁!

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

“文章中一直在提城市发展了、商业发展了、文化缺失了,为了适应当下全国商业的发展模式,建议围绕怀覃会馆打造一条具有老晋城商业符号的现代商业步行街,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成为晋城的城市名片,这样的提法非常好!”网友“谁抢注了心晴”认为,政府主导部门是否应该行动起来?“我们已经在先前的城市建设中遗失了宝贵的文脉,难道现在还要继续让我们的宝贵文物荒废下去,让它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掩埋在那脏乱的闹市之中无人问津?”

网友“万宝路”说:到北京不能不去故宫,到西安不能不去大雁塔,那么,到晋城不能不去哪儿呢?或者说,可去的地方在哪儿呢?城市发展是需要设计的,一座城市,只有从文化与精神的层面进行资源整合与定位,挖掘出这个城市的故事,才能赋予其灵魂,使它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地方。在晋城市区,有没有这样的地方,可以体现我们这个特点,彰显出属于我们地方的文化特色,讲出晋城人的故事?有,这个地方叫怀覃会馆。

该网友建议,能否以这处古建为基调,将周边改造整合,建一条文化与商业结合的院落式步行街,一条有故事的街。让它发挥价值、扩散能量、影响周边,点石成金。在这条街巷中,有博物馆、有文化剧场、茶馆、酒吧,还有当地小吃、特色产品、民间艺术。

对于这些观点,不少网友也纷纷表示赞同。大家都认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大拆大建中,晋城俨然变成了一个水泥城市,缺乏自己的个性。在打造商业文化地标中,我们不应该和北京、上海比现代化,而应另辟蹊径,在其中融入晋城的历史文化特色。

网友“和稀泥儿”说:晋城精神中有“开放、包容”。开放,就是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晋城传统文化、宣传晋城优秀文化,扩大我们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让普通老百姓认识到我们晋城文化、文物的价值;包容,就是要吸收外地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如修复泽州古城现有文物建筑--怀覃会馆,宣扬驿道、驿站精神,传承泽商理念。

文物保护与利用应该双管齐下

在作者的文章中,关于文物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也成为网友热议的一个话题。

网友“相约羊头山”:最近发现王春平的几篇文章一直围绕水陆院—怀覃会馆在叙述晋城人的乡愁,叹息老祖中留给我们这么好的文化与古迹,不知道好好保护利用,为此我也说几句:怀覃会馆能落到如今的状况,我们对文化的不重视是主因,如今全国的商业发展为了寻找文化,都要自己创造文化,那我们身边本就有一个遗存完整的百年古建—怀覃会馆,为什么就不能把它好好地保护利用。同时我认为文物本身的修缮不应该是把它完整地保护起来搁置在那里,而是要充分发挥其的使用价值,在彰显文化特色的同时,以更加包容的心态,让这些文化与现代城市完美融合,让它真正成为一处能够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场所。

网友“一笑而过”也认为:我们晋城不缺文化,我们的文化底蕴很深厚,缺的是对文化的挖掘,对文化的宣传。缺的是能从商业角度去看待文化,去认清传统文化,不仅看到它的文化价值,也要看到它的商业价值,如何两者完美结合创造价值,作为推动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让政府、企业、民众都成为受益者,共同创建我们美好城市的明天。

古建筑的保护利用,需要新的思路。不少网友表示,城市的发展演变,总是在改造、更新中实现再生,古建筑的利用也要遵循这个大的原则,既不能保护过度,又不能开发过度。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在有效保护文物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搞好开发改造,不仅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品位。

期待政府牵头、企业参与

打造晋城的城市文化名片

命题有了,建议有了,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具体承建这件事呢?记者看到,针对文章中提出的“晋城未来商业模式与历史文化融合”的观点,不少网友提出,期待能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一起打造晋城的城市文化名片。

网友“黄华街”:围绕怀覃会馆打造一条具有老晋城文化元素的商业步行街是我们每个晋城人的骄傲,也是一件利民的大事,文章写得好,建议也很好,可是我担心的是谁来具体承建这件事?有没有这么一个有责任感和有担当的企业或者个人来做这件事呢?

网友“随遇而安”:建议媒体开辟一个专栏,就“晋城历史文物古建的传承与商业结合”展开一些讨论,方便社会人才和企业精英建言献策,去帮助政府实现民众期待的、企业想做的、对城市发展有价值的事,这样会来得更实际,使政府的决策也更科学,也符合发展趋势。

网友“小金鱼”:提到现代商业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不得不说一说南京的夫子庙。在南京城,如果只有一个地方可去,大多数本地人或许不会推荐玄武湖或紫金山,而是夫子庙。与其他消费商圈的顾客相比,来夫子庙购物的顾客,不单单是为着一样商品,或者目的性很明确,往往是兴致所至,吃、穿、游。传统的夫子庙以小商业为主,以时间消费和体验消费为主的消费业态风行,而夫子庙商圈恰恰是这样的定位。

这名网友指出,夫子庙的成功,不是专家学家坐而论道出来的,其背后,有政府的决策与规划以及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网友“仁者不忧”也认为:文章确实“重磅”。题选得好,写得好。商业发展也好,城市发展也好,谁应该去发挥主导作用?看似文化的缺失,实则是城市规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