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提醒最后1天,开始helli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1-5-17
小伙伴们昨天大家都看洛阳网直播的《跟着书籍游阳城》了没?阳城的风景真!是!太!美!了!超多的洛阳人通过直播了解了阳城好多朋友都直呼不过瘾!这不,这场超赞的直播活动今天继续!

由中共阳城县委、

阳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

《跟着书籍游阳城》

大型云端融媒直播活动

今日10:00精彩继续!著名历史学家、

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

纪连海将带领观众跟随直播镜头,

一起品读书香阳城,体验康养胜地。

小伙伴们可以继续通过

洛阳网各大直播平台

欣赏山西阳城的美景

沉浸书香阳城、品读康养胜地

读古籍、游古堡、探秘析城山

解读“历史的奥秘”

沉浸书香阳城品读康养胜地

“游山西就是读历史”,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不仅是黄河文明的摇篮,也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古迹遗留遍地,有世界三大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有佛光寺、晋侯鸟尊、永乐宫壁画“山西国宝三绝”,雁门关、娘子关、平型关犹如历史长河中跳动的音符,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

山西作为中国文物最富集的省份之一,堪称“大地上的中华文明博物馆”,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一村一城,都是五千年历史的倒影。

而阳城又是山西这本家国大书里非常璀璨的一个篇章。阳城古称“濩泽”,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境内有中国古堡最大集群“沁河古堡集群”,“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海会寺、砥洎城、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等,以及中华历史文化名山析城山、蟒河与历山自然保护区等。

《跟着书籍游阳城》于年9月28日、9月29日上午10点进行网络融媒直播,直播活动正是依托阳城深厚丰富的人文底蕴,借助描述阳城的各类书籍,结合时下最受年轻受众喜爱的直播形式,为观众奉上一场前所未有且充满“书香韵味”的视听盛宴。在节目中,山西卫视主持人常江将和深受观众喜爱的文化学者、《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之一纪连海以及晋城市文联副主席、对当地文化和古堡文化研究颇有造诣的谢红俭将带领广大网友“云”游览极具阳城特色的古堡皇城相府、砥洎城、郭峪古城,并探秘中华历史文化名山析城山。读古籍游古堡探秘析城山解读“历史的奥秘”

看过《百家讲坛》的观众对于纪连海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一定不陌生,当纪式幽默遇上睿智机敏的主持人常江、对当地文化造诣颇深的谢红俭,三位坐镇直播间主会场,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将是本次直播活动的一大看点。

除了嘉宾,本次直播游览的景点可以说是阳城旅游的精华所在。对于许多网友来说,对古堡的印象大多来自国外,特别是欧洲,总觉得古堡,是欧式“古典浪漫”的最佳代言,而对于我国数量繁多的古堡了解却甚少。

据悉,我国内古堡存量最大、分布最密集、品质最高的地区就在山西。这其中尤以阳城古堡群更具人文魅力。《跟着书籍游阳城》的首站就是有着“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称号的皇城相府。它是《康熙字典》主修官陈廷敬的陈氏家族的宅邸。康熙皇帝曾说陈廷敬家是“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那么陈氏家族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呢?节目中专家老师将带领网友一起从史书中找寻答案。同时还将在节目中解密“铜墙铁壁”砥洎城和现代化文旅融合新名片郭峪古城,生动展示古堡中的家国情怀和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

游古堡探寻古人修身齐家的优良传统之余,《跟着书籍游阳城》还将带领广大网友畅游风景宜人的康养胜地析城山。

析城山不仅拥有“洗眼、清肺、养身”的自然景观,更是传说中昆仑虚的所在地。年8月,《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图书首发式暨发现昆仑丘(析城山)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依据多学科综合研究,认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析城山就是古之昆仑丘;国家先秦会经研究发现析城山是东方太昊天帝伏羲王都。

析城山这座远古名山,蕴藏着太多中华文明起源密码。据《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描述:年前伏羲时代,诞生了天地双龙八卦符,伏羲氏并以此“观象测天,授时推历,告民农时”,垒造出“晨考日出的六峜”和“昼考日景的晷仪”,创立了“二至、二分、四立”八节气(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启蒙了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观众将跟随嘉宾纪连海、谢红俭一起通过《山海经》《尚书·禹贡》《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等古籍找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在游览中探索中华农耕文化的起源,跟着书籍游阳城,边游阳城,边养身、养神、养心

“书香阳城”实践文化振兴助力康养产业步入快车道

《跟着书籍游阳城》不仅为大家解密了阳城古堡、析城山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条国庆小长假文化旅游的线路,云体验“书香阳城,康养胜地”的魅力。

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发表《康养山西夏养山西》主旨演讲时曾提出“人人皆可康养,人人皆需康养。康养一为养心,二为养身,三为养性,四为养神,五为养老,六为养成。”今天,人们提倡康养,归根结底是提倡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在忙碌之余,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