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早以前,云蒙山脚下石塘岭,(今石城镇石塘路村),住着几户人家,都姓石,以种地为生。大家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日子虽过得紧紧巴巴,到也快活。
石塘岭西北骷髅峪的砬头上有个酷似鹦鹉的岩石,被唤作鹦武崖。
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两个蛮子,自称会憋宝,从此打破了村中的寂静。南蛮子是兄弟二人,苟姓。当地人见这哥俩不地道,都把老大叫作“大狗”,老二叫作“二狗”,两个人找个避风处,搭个马架子窝棚住了下来。
大狗二狗很小与村里人来往,天天围着鹦鹉崖转悠。不时地用锤头敲敲这儿,用凿子抠抠哪儿,不知在寻找什么东西。时间长了,村里有好奇的年轻人与他们搭讪,问问他们这是在干什么,苟兄弟显得很不耐烦。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一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这一天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弄来个大生铁锤,足有20镑重,如获至宝。
从那天起,他俩就成宿整日的围着鹦鹉崖砸呀砸,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一天夜里,连风夹雨,村中最年长的石老爷子在睡梦中被雷声惊醒。一只乖巧的鹦哥飞入石家草堂,抖抖美丽的羽毛,眨眨水灵灵的眼睛,用弯曲的小胶嘴帮老人捋捋胡须。老汉见小家伙和谒可亲,就热情和它搭讪:“小鹦哥,你雨夜进宅,相必是有事吧”?鹦哥点点头。说,“真让您老人家猜着了”。鹦鹉就将前来造访的缘由一五一十地说个明白。
原来,女娲补天时留下一条汗巾。别瞧它不过一尺见方,脏兮兮的很不起眼儿,但每根布丝都充满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乃神巾也。
受观音菩萨之命,鹦鹉携带汗巾从关东飞到云蒙山脚下化作一块岩石。
每当民间有难,鹦鹉崖接爱菩萨的指令恢复成鹦鹉仙子的模样,鹦鹉用嘴衔着神巾,霎时飞到现场,救人于危难之中。
相传,龙王二子睚眦心里手辣,主管着燕山一带的行雨之事。沽水(今白河)、鲍丘河(今潮河)经常泛滥成灾,使两岸的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洪水猛兽到来前,鹦鹉仙子衔神巾,如腾云驾雾,迅速将消息告诉百姓,一村村,一户户,一个人也不漏掉。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不知挽救了多少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
有一年,瘟疫肆孽。此地人人打百子(疟疾),云蒙山方圆百里无一处不染,许多人被夺去了性命。老百姓叫天下应,叫地不语。鹦鹉仙子化作凡人,带领当地人上山采药,并暗自启动神巾,将采集的药材运到石塘岭,放在女娲补天炼五彩石所用的锅中熬制,帮助百姓解除了瘟灾。
小鹦鹉说,“老人家,我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没有女娲汗巾的配合,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成的。现在有南蛮二狗来此地盗神巾了,神巾若是被他们盗走,那就全完了!”
雷霆轰鸣,大雨瓢朴,石老爷子听了鹦鹉的话,万分着急。
鹦鹉再次抖抖美丽的羽毛,眨眨水灵灵的眼睛,用弯曲的喙捋捋老人的胡须,说了声“老人家,打扰您休息了。您要替大家想法儿,赶跑二狗啊!”话毕,鹦鹉抖抖翅膀,飞走了。
老人早上醒来,这原来是个梦,但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于是,雨过天晴。
石老汉便组织三里五村的男男女女,拿着锄镰镐杖,将大狗二狗轰出了鹦武崖。石塘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资料来源:《密云民间传说故事》
搜集整理:王秉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