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1次会议精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探索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和示范项目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煤制燃料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围绕能效、环保、节水及技术装备自主化等内容开展产业化升级示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总结已建示范项目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严格准入,稳步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国内自主技术,加快转变煤炭利用方式,增强国内油气保障能力,为能源革命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量水而行”,在水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开展示范项目建设。
2.坚持最严格环保标准,示范项目执行能源、化工领域现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或更高的环保要求。
3.坚持节能高效,示范项目应在现有水平上,通过优化流程、创新工艺、技术集成等途径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4.坚持科学布局,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品市场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示范项目。
5.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示范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加工转化技术和装备,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其产业化、定型化和标准化。
二、示范项目设立
(三)煤制燃料是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加工转化,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成品油调和组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行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以及联产多种燃料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均是煤制燃料行业的组成部分。
(四)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等规划是指导煤制燃料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遴选、确定煤制燃料示范项目(简称示范项目),优先列入规划并推动实施。
(五)严格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要求,不在以下地区布局示范项目:
1.已达到或超过环境容量、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或能源消费量控制指标的地区。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限制和禁止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各类生态保护红线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3.城市规划区边界外、敏感区5公里以内,居民聚集区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
(六)投资建设示范项目的企业须具有较好的环保信誉、经济效益和资金条件,其自身或与其合作的技术供应商、工程设计单位应在煤化工技术开发、工程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具备安全实施和管理示范项目的能力。
三、资源利用
(七)示范项目应符合国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消费量替代、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针对煤质特点,优化确定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鼓励以褐煤、高硫煤、高灰煤、高碱金属(钠、钾)等低质煤为原料,缓解优质煤供求矛盾,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八)示范项目应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论证,坚持“量水而行”,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严禁取用地下水,鼓励利用矿井水、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通过采用空气冷却、闭式循环、废水制浆等节水技术和装备,尽可能提高用水效率。
(九)新建示范项目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
1.煤制油示范项目(费托合成路线)能效≥42%,生产1吨油品煤耗≤3.7吨标煤、新鲜水用量≤7吨。
2.煤制气示范项目(固定床气化路线)能效≥56%,生产标立方米天然气的煤耗≤2.3吨标煤、新鲜水用量≤5.5吨。
3.煤制气示范项目(气流床气化路线)能效≥51%,生产标立方米天然气的煤耗≤2.3吨标煤、新鲜水用量≤5吨。
4.采用组合气化方案的煤制气示范项目应符合各单项指标按不同气化路线产品所占比例加权平均折算后的组合指标。
5.多联产项目应符合各单项指标按油气产品折原料气比例加权平均折算后的组合指标。
鼓励探索、研发和应用优于上述指标的工艺技术。采用低质煤的示范项目可适当放宽能效、煤耗指标。难以采用空冷技术且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适当放宽新鲜水用量指标。
(十)示范项目应满足《煤直接液化制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单位产品用水量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四、环境保护
(十一)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发展、高效利用、风险可控”的原则,集约化多联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产业链延伸减少排污,实现源头控制。
(十二)示范项目选址的环保要求:
1.示范项目必须布局在化工园区内,所在化工园区应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污水收集与处理、固废处置(含危险废物)、集中供热供气等公用基础设施齐备,环境监管能力匹配,环境风险可控,近五年内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件。
2.项目所在区域无纳污水体时,应论证零排放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或采用其他合法可行的排污去向。
3.项目所在区域无环境容量时,需以“淘汰落后产能、污染物全面减排、环境质量改善”为原则。
(十三)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十四)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新建示范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应符合以下条件:
1.工艺系统SO2排放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锅炉系统SO2、NOX排放、粉尘、汞及其化合物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规定的排放限值。
3.其他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十五)严格落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要求,新建示范项目水污染物控制应符合以下条件:
1.工艺废水全部回收利用。
2.循环水系统污水不向厂区外排放。
3.具有完善的地下水防渗措施,在厂区、渣场等设置相应的地下水监测井。
4.应设事故应急废水池。有机废水应急储存池应符合《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要求,容积按8-48小时设计水量确定;浓盐水暂存池,容积推荐按3-10天设计水量确定。
5.废水处理应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和污染物转移。
(十六)分类收集和处置固体废物。气化灰渣、锅炉灰渣等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无害化处理后送渣场堆存或填埋。废催化剂等危险废物应由配套建设的专门设施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回收或处理处置。
(十七)国家颁布实施适用于煤制燃料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后,即按适用标准执行。
(十八)示范项目的生产运营企业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规定的排放控制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贮存(处置)场,安装废水、废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须与环保部门联网),自行监测和主动申报可能排放的有毒污染物,开展设备与管线泄露监测与修复工作,加强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控制,严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逸散。
(十九)严格环境风险防控。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有关规定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建设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二十)积极履行二氧化碳减排义务。
1.示范项目应通过优化工艺、提高能效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示范项目要充分发挥其所产二氧化碳浓度高、易于捕集的优势,结合区域情况和地质条件,积极探索气驱采油、地质封存等处理途径,鼓励有条件单位进行微藻制油工程示范。
3.鼓励煤制燃料企业开展碳汇林建设,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十一)示范项目要切实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五、示范内容
(二十二)示范项目须在工艺、技术和装备方面承担明确的示范任务。重点示范的技术装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适用于我国煤种的大型煤气化、煤提质(热解、催化热解、加氢提质)、煤焦油提取与制合成气一体化、煤油共炼等先进技术。
2.高温费托合成、低温费托合成、煤直接液化、甲醇合成以及甲烷化等大型高效合成与精制技术。
3.高效气体净化和分离技术。大型低温甲醇洗技术。
4.不同工艺技术的耦合集成。煤化工装置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大型超临界发电等装置的耦合;焦化、低温热解以及不同煤气化技术之间的组合应用;煤化工与生物质气化、风电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有机结合等。
5.污染物控制技术。高效除尘、硫回收、脱硝技术,酚氨回收、废水制浆、活性炭吸附等高效污水处理技术,高盐废水处理技术,费托合成水处理技术,二氧化碳用于驱油、驱气技术,微藻培育及利用技术。
6.大型高效煤炭加工转化装备。大型空分,气化炉,热解炉,气体压缩机,合成塔,废热锅炉,高压设备等。
(二十三)坚持自主化的技术装备政策,优先支持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对国内空白或水平落后的领域,鼓励示范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并积极组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首次采用国外中试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煤炭深加工项目,中方企业应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
六、质量、安全与劳动保护
(二十四)示范项目产品依法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标准。对尚未制定的产品标准应加快制定。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等成品油的煤制燃料企业,参照炼油行业有关规定办理成品油市场准入、批发、仓储、零售等手续。
(二十五)示范项目的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完善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生产,遏制事故发生。示范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二十六)示范项目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设计安全管理,强化过程安全管理,积极推进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并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十七)示范项目单位应当依法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要按规定进行辨识、登记、检测、评估和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企业员工安全培训,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
七、监督管理
(二十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及相关派出机构对煤制燃料示范工作及示范项目落实本指导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检查。
(二十九)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能源行业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禁违规审批、严禁未批先建。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土地预审、资源配置、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以及信贷融资时应将本指导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单纯产能扩张和重复建设的违规项目不予支持。
(三十)加强示范项目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在项目投产后,对安全运行、污染控制、资源消耗以及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对示范任务落实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积累经验教训,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成果,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本指导意见将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引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意见。
《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1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为贯彻落实上述精神,不断优化完善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示范水平,规范今后的煤制燃料示范工作和示范项目建设,国家能源局研究起草了《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编制背景
“十二五”以来,国家能源局即开始系统研究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在内的煤炭深加工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年底,编制完成了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示范项目规划于同年12月31日经发改委第83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相关编制情况于次年3月向国务院进行了专题报告。年国家能源局重组以后,我们编制完成了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和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两个指导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规划目标、准入条件、布局方案、重点任务等内容,并通过了局长办公会审议。上述文件虽未正式发布,但其提出的煤炭深加工理念、示范先行原则、自主创新目标、各项准入条件等内容逐步被地方和企业所接受,在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为今后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打下了较好基础。
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能源需求增长放缓,能源企业投资能力减弱,个别煤化工项目出现环境污染事件。针对上述新问题、新挑战,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了现阶段的发展思路,印发了《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国能科技[]号)和《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标定管理办法(试行)》(国能科技[]78号),同时开始起草《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示范工作指导意见)。年10月,完成了示范工作指导意见初稿。年2月-3月,以国能综科技[]69号文件书面征求了环保部、水利部等7个部门,新疆、内蒙古等11个产煤省区,中石化、神华等25家能源企业,行业协会及主要咨询机构的意见。根据各方反馈意见,我们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二、定位和作用
示范工作指导意见不涉及产能建设目标、产业空间布局和重大项目安排,而是强调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示范验证,突出严格准入、规范管理、加强监督,重点在环保、能效、节水、自主创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一)明确“十三五”定位。国内已建成的少数示范项目虽验证了自主技术可行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暴露出工程设计、建设质量、生产运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的问题,还不具备大规模产能建设的条件。为此,示范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开展产业化工程示范,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国内自主技术,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单纯产能扩张和重复建设的违规项目不予支持。
(二)提出更高的准入指标。在总结伊泰煤间接液化、潞安煤间接液化、新疆庆华煤制气等已建成示范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石化联合会、石油和化工规划院,天辰、赛鼎等化工设计院研究提出了能效、煤耗和水耗等方面的量化准入指标。新建示范项目需采用多种前沿技术对现有的流程作较大改造和提升(如大规模采用空冷技术、高比例污水回用技术等)才可能实现。
(三)实行最严格环保标准。经与环保部多次沟通,对新建示范项目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项目所在化工园区近五年内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件。项目锅炉系统气相污染物排放执行目前最严格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工艺系统废气中不排放氮氧化物和汞化合物,二氧化硫执行化工领域最新的《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工艺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循环水系统污水不向厂区外排放,是国内首次对全行业提出废水零排放要求,远高于石化、火电等行业标准。
三、主要内容
示范工作指导意见包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示范项目设立,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示范内容,质量、安全与劳动保护,监督管理等7部分30条内容。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十三五”煤制燃料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示范工作和示范项目建设要坚持量水而行、最严格环保标准、节能高效、科学布局、自主创新等5项原则。
“示范项目设立”定义了煤制燃料行业具体范围,明确国家根据要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遴选、确定示范项目,优先列入规划并推动实施,提出了禁止布局项目的地区以及对项目单位的基本要求。
“资源利用”对示范项目煤炭和水资源利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明确新建示范项目在能效、煤耗、水耗等方面要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环境保护”对新建示范项目履行环评制度、“三废”排放标准、二氧化碳减排、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以及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示范内容”提出了大型煤气化、高效合成与精制、气体净化和分离、不同工艺技术耦合集成、污染物控制、大型装备等6大类的重点示范任务,明确了自主化技术装备政策。
“质量、安全与劳动保护”对示范项目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监督管理”明确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对煤制燃料示范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示范工作指导意见是办理土地预审、环评、资源配置、信贷融资的重要依据。要求各级发改和能源主管部门不得违规审批和未批先建。强调加强示范项目全过程管理,在投产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成果。
四、征求意见情况
年2-3月,我们以国能综科技[]69号文件正式征求发改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安监总局、中国科学院等7个部门,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河南、安徽、云南、贵州、黑龙江、甘肃等11个煤炭资源省区发改委(能源局),24家能源企业,中咨公司、石油和化工规划院以及石化联合会的意见。我们对各方面反馈的条修改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采纳53条,部分采纳7条,不采纳52条。
不采纳的意见主要以下几类:一是放宽煤间接液化、煤制气的水耗等准入指标。本着从严要求的思想,仍采用原指标。二是增加或调整煤直接液化、甲醇制汽油等技术指标。由于这两类项目数量少,研究深度不足,暂不在文中列出。三是关于煤炭净调入区、项目距道路河流安全距离等布局问题。考虑行业分歧较大、部分内容没有明确法律依据,暂不采纳。四是调整环境保护相关表述。主要按照环保部意见修改,其它单位不一致的未予采纳。五是部分文字修改意见不如原文准确,也未采纳。
除直接涉及文件修改的意见外,环保部、内蒙古能源局等单位还出了行业发展相关的17条意见,包括:加强煤化工项目管理、污染物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跨省区调剂、给予示范项目支持政策等。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首届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大会7月18日在银川召开会议背景为落实国家“能源革命”战略要求,推进煤炭利用方式转变,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定于年7月18日在宁夏银川召开“首届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大会”。
大会分为“权威观点”、“分质分级与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与石化产品”、“装备国产化与应用创新”、“环境保护与三废治理”五个部分,将邀请国内权威专家深入解析我国能源发展形势,介绍以现代煤化工为主的煤炭下游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进展,指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进而促进产业整合升级,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
会议主要内容及拟邀与会专家
一、主会场:权威试点
开幕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领导讲话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领导致辞
主题演讲:
“十三五”我国能源形势和能源政策分析
---吴吟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协会副理事长
“十三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形势分析
---谢克昌中国工程院院士
煤炭洁配度与全面绿色选煤理念和实践
---刘炯天郑州工业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代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分析
---白颐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
从环保角度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环保部环评中心或环规院
二、分质分级与综合利用
低阶煤分质分级与煤化工产业耦合工程实践
---尚建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副总经理
新型低阶煤(褐煤)提质及深加工技术
---马宝岐西安石油大学教授
陕煤化神木富油公司首席顾问
原煤提质和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技(CCSI)进展
---高瑞民延长石油集团公司
煤油共炼技术进展与工程实践
---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高煤”洁净高效转化思路
---张绍强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会长
内热式直立炉兰炭煤气脱氮提质技术
---烟台大学李天文教授
兖矿贵州开阳“三高煤”洁净高效转化实践
---兖矿贵州开阳公司许广宇总工程师
晋城“三高煤”洁净高效转化实践
---山西晋城无烟煤公司
陕煤化“三高煤”洁净高效转化实践
---陕煤化集团公司
粉煤热解技术研发与工业实践
---中国科学院工程所
小粒煤干馏技术研发与工业实践
---李挺西安方圆工程公司董事长
GF低阶煤分质综合利用及干熄焦技术工业实践
---苗文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公司总工程师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及技术装备
---谢小兵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煤炭热解副产品精细化利用方案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刘延伟副总工程师
三、煤制清洁燃料与化学品专场
煤基清洁能源与石化产品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安福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煤制乙二醇、芳烃、聚酯一体化发展前景
---刘延伟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
----姚敏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煤化分公司副总经理
现代大型煤制天然气工厂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安学中国大唐集团煤炭业务部副主任
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副总经理
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建设条件和工程管理
---神华宁煤集团公司
煤基多联产产业发展前景
---韩红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处长
甲醇制汽油、甲醇制聚氧醚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景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
四、装备国产化与应用创新专场
煤化工关键技术装备及工业化应用进展;
---隋永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
煤气化技术进展和“气化岛”发展前景;
---韩红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处长
大型空分成套技术和装备国产化进展;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压缩机国产化技术进展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特种泵阀国产化技术进展;
---航天石化装备公司
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创新;
---中国化工仪表自动化协会
典型气化炉工业实践
五、“环境保护与三废治理”专场
三废治理成本对煤化工项目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牛新祥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水污染防治技术、设备研发与应用;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高浓盐水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
氨法脱硫气溶胶、氨逃逸问题及解决方案
煤化工VOCs排放与治理;
煤化工CO2回收利用分析;
调控结晶纯化分离技术应用于高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研究
---黄西平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研究员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途径与处理技术探讨
---中煤集团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六、项目实地考察:
线路一:神华宁煤煤制烯烃+万吨煤制油项目
线路二:长城能化宁夏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项目
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年7月18日-20日,7月17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宁夏贺兰国际饭店。
酒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