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根据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通报了年6月及1-6月各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其中,大同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表现最好,临汾市仍排在倒数第一。
山西省上半年11个设区市中,有3个城市(大同、吕梁、朔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低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其余8市均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3个城市依次是:大同、吕梁、朔州,最差的3个城市依次是临汾、太原、晋城。而从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来看,晋城市排名山西省倒数第一。
臭氧是首要“元凶”
近年来,晋城的空气质量污染严重,长期位于我国空气质量较差的“黑榜”之中,晋城的空气质量已经严重影响到晋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蓝天保卫战的号召之下,晋城市开始采取了多种措施。
年,晋城市因秋冬污染季被停工限产的,因橙色以上重污染预警天气受单双号限行的,物贸小吃城也被关闭升级改造,通过严格、空前的措施,晋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
年,晋城全市废气排放量.55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7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5.83万吨,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年,晋城市聚焦“减煤”、“治污”、“管车”、“降尘”、“控烟”五个关键环节,打好十大攻坚战役,并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标准化、数字化、规范化“三化”建设,推动了污染物年均浓度明显下降。
与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46.8%、11.1%、3.2%,一氧化碳百分位值和臭氧八小时百分位值分别下降32.6%、1.8%,只有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有所上升,也仅上升0.9%。
尽管在年晋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上升,但城年PM2.5浓度在“2+26”城市中属于平均值,但仍高于全国平均值五成之多;PM10高于全国平均值六成多;夏季臭氧污染成为新的污染重点,晋城空气质量防治压力仍然十分艰巨。
进入年,晋城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多次倒数且同比恶化。年1-5月份综合指数在11市中排名倒数第三,且同比上升2.0%,空气质量恶化幅度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五。优良天数减少2天,重污染天数增加1天,PM2.5、PM10、NO2、O3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上升1.4%、7.0%、13.5%、4.9%。
特别是在非釆暖季,没有散煤污染,有时万里晴空、艳阳高照、风和日丽,空气质量也不达标,更是在5月把晋城空气质量推到全国倒数第四的位置,其真正的“元凶”并非是PM2.5,而是臭氧。
臭氧高的两大因素
臭氧是影响春夏秋季优良天气的元凶。晋城市臭氧的浓度并非全年较高,而是仅在4月下旬到10月下旬最高,臭氧连续几个月取代PM2.5成为空气超标的“元凶”。2月26日下午,在晋城市“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郎诗华就社会上对“造成晋城空气污染第一元凶”的误解进行权威解读。郎诗华对于臭氧在4月下旬到10月下旬最高也作出了解释:“一是因为高温,二是光照和前体物比较充足。汽车尾气、工厂烟雾等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和氮氧化物,是产生臭氧的‘原料’,也被称为是生成臭氧的前体物。它们在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臭氧等危害更大的污染物。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VOC排放量越大,反应程度越充分,所以臭氧浓度往往也就更高。”而晋城市夏季臭氧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较大。
晋城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重要的无烟煤产地和煤化工基地,是我国个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之一。晋城市作为全国重点传统煤化工生产区域之一,其在全国传统煤化工中所占比重较大,晋城市现有煤化工企业也以本地无烟煤为原料,再加上产业结构煤电化工业偏重、工业围城突出;燃煤污染严重,所以对区域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晋城市还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全市形成以国道干线、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以市区为中心“三环十线”,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截至年年底,晋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6万辆,除了本地车辆,国境的外来车辆也带来为污染,近年来随着晋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范围扩张迅速,过境交通穿城导致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凸显,沿路环境治理难度较大,道路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干线公路综合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
国道线晋城市过境路段位于晋城市区东南,并成为了穿越主城区的一条主街道即中原街,肩负着国道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双重功能,交通流量大,大型货运车辆多,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大量货车尾气污染也在逐渐加注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也给城市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加快调整“两个结构”改善空气质量
为了改善当前的恶劣形势,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晋城市政府出台了《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加快调整“两个结构”和开展“八大行动”来转变人们的生活环境。
计划要求,年9月底前,完成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年12月底前,完成钢铁、火电、焦化、煤化工行业的有色烟羽治理,推进其他重点涉气企业开展有色烟羽治理,有效解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二次转化问题;年9月底前,全市完成52台蒸吨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以及位于设区市及县(市)建成区的燃煤供暖锅炉、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年10月底前,全市燃气发电机组完成烟气深度治理,按照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别不高于30、、毫克/立方米执行;年10月底前,钢铁、铸造、化工等CO重点排放企业加装CO自动在线监控设施;石灰窑企业安装烟气连续在线监控设施;采用氨法脱硫或脱硝工艺的企业,加装氨逃逸连续在线监控设施,所有连续在线监控设施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年12月底前,完成晋城市金万盛精密铸业有限公司、泽州县昶泰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铸造企业的搬迁改造工作,加快推进晋城市健牛工贸有限公司、晋城市春晨兴汇实业有限公司、晋城市太行钙品有限公司、晋城市白马纳米材料厂等4家企业的搬迁改造进度。
加快调整运输结构。年9月底前,完成山西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设,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同比增加万吨;依托兰花物流园,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运通物流及晋煤华昱、天泽煤气化厂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兰花煤化工铁路专用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
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0%,力争更新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和辆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出租汽车。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和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2辆。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
标准排名
我孤单的灵魂被你照亮,你是最温暖的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y/1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