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莽岭景区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应征求公众意见。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项目简介
1)地理位置:王莽岭风景区。
2)建设内容:1、索道改造工程,索道全长米,改造后运输能力由原来的每小时人次提升至人次;2、山顶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3、新建锡崖沟桃花坞民俗街工程。共新增建筑面积㎡,改造面积㎡,同时配套绿化、硬化、给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配套工程。
二、本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道路建设的特点,本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工程施工期及营运期。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所占用土地对土地可能造成生态的破坏,以及建设中场地清理对植被的破坏。
(2)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与碾压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
(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期将有土、灰、砂石等建筑材料需要运输或临时堆放,如果措施不当极易造成扬尘而污染空气。工程施工使用的燃油机械、车辆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可能排放大量含烟尘、SO2、CO、NOX等污染物的废气,对空气造成污染。
(4)水环境影响分析:
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大;车辆设备冲洗废水;施工机械滴、漏油及机械修理、维护产生的废水;施工过程产生的生产泥浆水等,水量较少,属于瞬时排放。
(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主要有废弃建筑材料如沙石、石灰、混凝土、沥青、土石方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是工地民工废弃物品,由于生活条件所限产生量很小。
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声环境影响分析:索道运行产生的噪声。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运送客人上下山过程,汽车尾气中烃类、CO及NO2等污染物,造成道路两侧的大气环境污染。
(3)水环境影响分析:服务中心的日常生活废水。
(4)固废影响分析:生活垃圾会对所在景区产生一定的污染。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针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为:
(1)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程,尽量与周边单位和人群的休息时间交错开;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如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周围敏感点造成影响最小的地方;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灌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并采取时间管制措施。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a.土建工地、市政工程和道路施工等,在城市主要干道、景观地区、生活密集区、繁华区域,其边界需设置2.5米以上高度的围挡,其他区域设置1.8米以上高度的围挡。围挡底端需设置防溢座。对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和防溢座的,需设置警示牌。
b.使用水泥、石灰、沙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需密闭存储。若在工地内堆放,需采用防尘布苫盖,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
c.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需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
d.从建筑高层将带有粉尘逸散性物料、渣土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或地下楼层时,采用容器或者管道方式进行清运,禁止高空抛掷、扬撒。
e.在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防尘网(不低于目/平方厘米)或防尘布。
f.施工工地内的车行道路,铺设炉渣、细石或者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工地出入口至铺装道路间的车行道路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硬化距离不得少于30米,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整洁,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直接清扫。
g.工地内裸露地面铺设炉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或者采取覆盖防尘网、防尘布等防尘措施。闲置3个月以上的施工工地,建设单位对其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铺装。
h.开挖、运输和填筑土方等施工中,对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需停止土方作业,并在作业处覆盖防尘网。
i.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未能清运的,需采取围挡、遮盖等有效防尘措施。
j.施工现场禁止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
k.对工地周围20米范围负责保洁。
废气——对排烟大的施工机械安装消烟装置,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能满足施工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燃油车辆的运行。
(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按城管要求定时运送到指定地点或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
(4)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生活区的生活废水和施工区的机械清洗水,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BOD5和COD,因其水量较小,形不成规模排放,对地表水基本造不成影响,又由于该污水中不含有毒物质,其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也较小。因此采取在指定地点直排方式进行处理。另外水泥、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
针对运营期的环境影响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为:
(1)汽车噪声、尾气污染防治措施
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吸滞灰尘、减弱噪声、减少大气污染的作用。大面积的绿化带可有效降低汽车噪声与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2)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道路建成后车辆与行人不可避免要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为此应配备道路保洁人员,及时清扫垃圾,并对所有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及时清运。
(3)废水
项目服务机构生活废水全部进入管道进行集中收集,最终排入污水处理设备。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山西省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本工程投产后,主要污染物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可以作到达标排放。因此,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公众可以在本信息公开后,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固定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以查阅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的名称:山西兰花王莽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联系人:申经理
联系
环评单位名称: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沈工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sxqzyghb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y/1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