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寺位于晋城市东南约17公里的硖石山中,有上下两所,下边的一所创建在前,称古青莲寺;上面的一所年代稍晚,俗称新青莲寺。寺院三面屏山,一面下临丹河,景色秀丽,幽深古雅,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当时高僧慧远在此结室为庵,草创寺院,初名“硖石寺”。
唐朝咸通八年(公元年),御赐寺额为“青莲寺”。古寺东侧的是明万历年间建造的藏式舍利塔,是晋城市现存唯一的藏式塔。
由古青莲寺上行0.5公里路,就是新青莲寺。唐代太和二年(公元年),因为僧徒众多,古青莲寺难以容纳,在这里创建了上院。百余年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上院被赐名“福岩禅院”,下院仍为古青莲寺,两寺分立。明代又恢复青莲寺之名。
新寺前院台基之上是创建于唐代太和七年(公元年)的藏经阁,现存的木构件多数是宋代原构。这座阁整体是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面阔3间,上下两层。
青莲寺后院,生长着珍奇的“子抱母”古柏。母柏早已干枯,子柏紧紧缠绕母柏,生机勃勃,枝叶繁茂。相传在百年以前,母柏枯死时,寺僧准备第二天把它砍掉,谁知一夜之间,一株幼柏攀着母柏的树干缠绕而上,紧紧地把母柏抱住,寺僧不忍心砍伐,留下了寺院中的这一奇景。
在“子抱母”古柏附近,有历经一千四百余年的古银杏树两株,一雌一雄,躯干粗壮,高大劲挺,荫天蔽日,是寺院中的又一景观。图为雌树。
新寺东侧有一堵石壁,从唐代就留下了这样的传说,说慧远在寺院注释一部佛经,完成以后,掷笔苍天,笔在空中停留不坠,所以后人把慧远掷笔处的这堵石壁称为“掷笔台”。图为钟楼与掷笔台。
“款月亭”,是赏晋城四大景观之首——“珏山吐月”的所在。每到中秋之夜,秋风送爽之时,便有无数游人云集在此,看一轮皓月从珏山双峰之间冉冉升起,欣赏山川大地尽染银辉的美妙景致。远处双峰为珏山。
来源:晋城在线
摄影:程立胜
泽州老乡群
真诚地邀你加入
1、泽州十大踏青胜地,总得和她去一个地方~
2、泽州踏青胜地:山里泉
3、泽州踏青胜地:柳树口
4、泽州踏青胜地:东四义,我想在油菜花海中撒点野!
5、泽州踏青胜地:珏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y/1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