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泽州县17乡镇最全旅游推介,给你一个爱上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0-10-17

爱上一个地方,或因一种情怀、一种文化;或因一处美丽的自然风景;或因一处精妙绝伦的人文古建;或因一句亲切的乡音;又或因一种可口的美食。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泽州”,当你真正走进泽州,徜徉在古韵泽州的山水之间,漫步于那些大院商宅里伸手触摸时光留下的印记,在熟络的乡间唱腔里聆听到那些穿越千年的泽州往事,或许只轻轻的一瞥,你便会深深地爱上这方水土—古韵泽州。

大阳古镇:活着的古镇中国的大阳

大阳古镇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

大阳古镇拥有34万㎡保存完整的古居民,体量巨大,并且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底蕴深厚。

这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光环,这里有“三晋第一镇”的美称,这里有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古迹,这里有问世四百八十年的宝塔,这里有“九州针都”的桂冠。威名赫赫的阳阿宝剑就出自这里。这里曾经是古阳阿县县府所在地,这里还是高官辈出的地方,仅明清两代,这里就有多人出仕为官,“有官不到大阳夸”的口碑,一时名动八方。

大阳古镇的旅游开发,立足晋东南,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围绕“活”字做足文章,紧扣煤铁之乡,九州针都、仕官之乡、飞燕故里等主要文化脉络,深挖文化内涵,以打造古镇品牌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驱动力,整合古镇院落、传统工艺、生态农业、民间节庆和民俗演义五大资源,以“生态、生产、生活”全景LIVE体验模式,实施“产品破题、项目点睛、空间突围、营销出位、设施提升”五大突破路径,将大阳古镇打造成为“活着的古镇”。

巴公镇:太行第一镇城市后花园

巴公,因春秋时期晋襄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建“巴子城”而得名,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既有泽州古八景之碧落卧云,还有晋城名寺崇寿吐雾,更有历史文化名村渠头。

巴公煤铁冶铸业由来已久,来村的打铁花习俗,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是山西省唯一的转型综改扩权强镇试点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近年来,先后荣获“山西省百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园林城镇”等荣誉。

巴公还是上党梆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东四义村的“鸣凤班”,从清代乾隆年间赓续到建国初期,长达余年,堪称中国戏曲的珍稀化石。

作为山西省早期最著名土特产之一的巴公大葱,以个大、香浓、辣烈、质地细密、肉厚心实远近闻名。巴公烧大葱作为一道名吃,更令八方游客赞不绝口。

龙王山森林公园,晋城市的“后花园”,它是巴公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既是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又是现代文明与古朴民风的桥梁,更是忙碌纷杂、喧嚣烦躁时休闲放松、清静淡泊的栖所。

北义城镇:薯米香飘水墨义城

北义城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有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美谈流传千古,今有“晋城市书画之乡”美称。

晋城市母亲河之一的丹河纵贯全镇,固山、莒山、寿山、虸台山等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晋城市最年长的百岁以上老人就生长在寿山脚下。这里还有北义城玉皇庙、尹西东岳庙、坛岭头岱庙三个国保单位。

北义城镇土地肥沃,享有“泽州粮仓”的美誉。特别是鲁村小米和南义城红薯。

鲁村小米能够一夜走红、名扬全国,源自于年,中央十台《走进科学》栏目对该镇丁菲、丁莎家族连续十代神奇双胞胎家族的大解密,鲁村小米因富含叶酸,成为想生双胞胎家庭争相购买的佳品。该镇的另一种特产南义城红薯,外表紫红,果肉金黄,香甜可口,具有强身抗癌、延年益寿功效,倍受人们青睐。

高都镇:泽州源起天下高都

高都是泽州的源头,晋城的起点,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高都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约公元前17世纪,夏桀王在此建都,高都的名称由此而来。秦统一中国后,设立高都县,以后历朝历代在此建郡立州,高都就此成为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人称“行山重镇”。

悠久的历史为高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最早修建于北魏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德寺”;建于金大定年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岳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高都遗址”;“夏桀王迁都于垂”的垂棘山等。条条幽深的老街古巷,座座典雅的民居古建显示着岁月的沧桑。

高都镇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成为发展旅游的绝佳条件。

今天的高都,是晋城的城市后花园。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丹河湿地公园,库容量万方的任庄水库。可以想见,高都必将成为未来晋城人近郊休憩、户外活动的最佳胜地。

柳树口镇:山水灵秀地神话柳树口

东西两河环秀景,玛琅一峰竞朝晖,诗中所描述的正是风景如画的柳树口。柳树口镇是泽州县“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风景最美”的乡镇。

一是神话。愚公移山的典故家喻户晓,愚公山就位于柳树口镇玛琅山南麓。女娲补天的故事耳熟能详,据明《泽州府志》记载,女娲补天所用五色石就采自丹河水畔圪针掌村的娲皇窟中。

二是历史。里河村“一洞十八院”旧石器时代崖居遗迹、河东村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始建于元朝后期的祈福寺,还有玛琅古村、双林寺、圣王庙、汤帝庙等,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共同构成了柳树口“古村古庙”的恢宏建筑群,紫金山大云院山后崖壁刻有“三藏取经”故事的摩崖石刻,比《西游记》创作早近年,据考证,柳树口极有可能就是西游记故事的发源地。

三是红色。年11月,中共晋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就设立在柳树口镇东树沟、黄围等村,晋东南地区党支部创始人陈立志同志也牺牲在了这片土地上,柳树口铭记了光辉的抗战历史,更传承了无数先烈的红色意志。今天,黄围村人不忘革命传统,大力发展“农家乐”,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乡村旅游模范村。

四是绿色。柳树口完好无缺的保存着大自然赠与的宝藏,44万亩林地,80%的森林覆盖率,连绵的峰谷,奇秀的山势。穿行在莽莽林海间,放眼望去,一片硕果连连。走进柳树口,仿佛穿行在青山绿水的泼墨画卷,数不尽的青山、看不完的野趣,这里的山水草木、硕果杂粮,像一部韵味悠长的影像,睁眼是满山的绿,闭眼是悠悠的香。

金村镇:神话之乡锦绣金村

金村位于太行南麓,穿境而过的丹河,把最秀美的风光留给了金村,把最厚重的人文刻在了金村,把最动人的神话传说播撒在了金村。

金村是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大禹治水、开山劈石,二十八宿值守天宫、佑护人间的三大神话传说的主要发生地,是中国神仙最集中的地方!

金村有五大国保,青莲寺的唐代泥塑的艺术价值可与达芬奇名画《蒙娜莉莎》相媲美,素有“文青莲,武少林”的美誉。玉皇庙的二十八宿元代塑像和永乐宫壁画一起并称中国道教艺术的巅峰之作,海内孤品;关帝庙是“中国明清建筑石刻艺术的博物馆”;二仙庙“桥上有庙、庙上有桥”的木雕神龛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天宫实物”记录艺术精品;崔府君庙是晋城最具金元时代艺术风格的代表建筑。方圆近平方公里的金村“国保”如此集聚,全国罕见!

晋城古八景,金村有“珏山吐月”,珏山是中国赏月名山、号称“北方小武当”,也是泽州唯一的4A级景区;晋城新八景,金村有“太极飞虹”、“丹水芦语”和“府城星辉”,太极湖上,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丹河特大石拱桥飞架南北;

山西省最大的人工湿地、华北最大的垂直流丹河龙门人工湿地公园,润泽一方水土人文;熠熠生辉的星宿宫边上有晋城市最高学府、唯一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晋城大学!

古韵泽州,全域旅游;锦绣金村,走在前头。金村是泽州全域旅游最容易出发的地方,更是全域旅游最容易到达的地方,旅游机场即将开工,高铁车站正在建设,金村在加速,金村的全域旅游在腾飞!

神话之乡,锦绣金村,欢迎您!

南村镇:千年铁魂铸梦南村

南村是泽州县城镇化建设的典范,是全国闻名的铸造之乡。它是泽州的第一个亿元乡镇,也是远近闻名的明星乡镇。因为经济繁荣,因为它和晋城市区近在咫尺,这里高楼林立,街道宽广,不是市区,胜似市区。绿色、生态、现代、宜居是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

南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承悠久的古镇。茶马古道穿镇而过,留下了多少繁华故事。尤其是南村的冶铁文化,源远流长。泽州的“九头十八匠”,南村就占了两个头,五个匠。可以说,南村是泽州工匠精神的起源地。南村人,往上数三辈,家家是铁匠!小孩儿都是围着冶炼炉子长大的,炼铁场就是他们童年的玩耍场,南村人对铁的感情,就像农民对庄稼的感情。0年的冶炼史,铸造出了南村独特的冶炼文化,也铸造了他们独有的旅游名片。

南村蕴藏着丰富的、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这是有晋豫陕三省通衢的茶马古道;有中国北方唯一一座蝎子型的古村落,有比中华文明史还有久远的银杏树、还有号称中国北方园林建筑活化石的国宝古建——岱庙,每一个农民都能唱一段秧歌,说一段鼓书,津津乐道一段祖辈在清华大道上冶铁经商走南闯北的故事。

大箕镇:神仙福地泰来故里

大箕镇最著名的景点有古晋城四大名景之一的“松林积雪”,晋商先驱王泰来故居秋木山庄,山西省面积最大的欧式古堡建筑小寨教堂。

有草书奔放、楷书隽永的摩崖石刻,有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必经之处迎旭桥,有山前白皮松挂壁、山后松柏成林的老翁山。

有曲径通幽、美轮美奂的仙人洞,有革命老区、太行天坑邓家庄,有群峰环绕、植被茂盛的天然氧吧五松顶,还有孤峰傲立、易守难攻的牛皋寨、仙台寨,还有集休闲、旅游、健身于一体的龙月生态园等。

晋庙铺镇:探古太行关养心聚寿山

这里有孔夫子留下的车辙印,这里有魏武帝写下的《苦寒行》。这里有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传为美谈,这里有铁拐李闭关悟道的传说津津乐道。这就是三晋历史文化古镇—晋庙铺镇。

晋庙铺镇素有“晋南屏翰”的美誉。

晋城古四景之一的“孔子回车”车辙遗迹,千古流传;“天下九大关之一”的天井关,雄奇险峻,观古见今;堪称世界最小之城的碗子城,别具一格,闻名遐迩;

古朴清幽的窑掌大中小月寺、鬼斧神工的化布施天然溶洞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举不胜举。

近年来,晋庙铺镇立志“打造三晋历史文化名镇”拦车、天井关、窑掌三个“中国传统村落”熠熠生辉,国学小镇建设初见成效。

悠久历史为晋庙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造化为晋庙铺塑造了迷人的山水风光,而勤劳质朴的晋庙铺人,在全域旅游发展大潮中,正用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山河镇:表里山河多彩画廊

山河镇无一家工业企业,年被命名国家级太行山封山育林示范区。森林面积约26万亩,宜林面积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9.5%,是国家级公益林密集区、太行山封山育林重点区、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

山河镇为晋城原始生态保护最完整的地方,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旅游景点丰富,有山里泉、逍遥河、狄河村、仙神河、云台村、月湖泉、洞八岭、道宝河,杨常河、草庵沟、神农山、大中小月寺、大月沟、小月沟以及封门鬼村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区。

其中,著名的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是晋城最早最成熟的景区,也是泽州县水资源最为丰富的景区,景区内群峰壁立、谷幽隘险,水天一色,其雄姿秀色可与桂林山水相媲美,人称北方“小三峡”,四季风光如诗如画。

景区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国家保护动物猕猴、仙鹳、金钱豹等。在这里,有三国时期的石门魏碑、司马懿屯兵洞、古栈道等历史遗迹,距今已有年历史,是我们了解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珍贵遗迹。景区内还有一处鲤鱼湾,沁河九曲十八湾盘蜒弯绕,使得这处山体在其间就像一条横卧于崇山峻岭中的大鲤鱼,微妙微翘,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道宝河是晋城最著名的原始村落,所有的房屋、猪羊牛圈、道路、河床河岸都是由石头堆砌而成,层层叠叠排列有序的石头院落依山而建,这个和石头结缘的村落将北方农民的质朴体现的淋漓尽致。

质朴的石头房子、小桥、道路隐匿在重重多彩梯田当中,成为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心灵净土,在晋城,这里便是醉美乡村最好的阐释。

陈氏始祖陈卜明朝时期由山河镇东土河村随着移民来到了当时的怀庆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经过后世不断发展,有了今天的太极拳。年晋沁抗日县政府在山河建立,战斗英雄、亮剑部队的卫小堂将军在天安门上出席了开国大典。

谢氏城堡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的西周,为公元前年被周宣王封为古谢国诸侯的元舅申伯所建,运用古代堪舆学理论进行选址,从地下、屋内、房顶三位一体的完整规划了城堡的防御体系,距今已有近0年的历史。在谢氏城堡现存的古文化遗迹中,随处可见周天子和诸侯国属性的文化遗存,如:象征周天子和诸侯祭天文化的两座“天庙”,周天子和诸侯祭祖文化的两座“宗庙”,古代天子封赏给诸侯的礼器“簠簋”文化遗存,评议国家政事的“公议巷”、“议事厅”,象征周朝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六级“江山台”,销声匿迹两千多年之久的古乐文化“鼓瑟叶应离”的残存木雕,歌颂谢氏始祖申伯的《诗经·大雅·崧蒿》的原句挂在门匾上,象征古代帝王文化的龙凤麒麟等随处可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摇篮里,谢氏城堡就有三千年左右的文化积淀,是回眸历史的一处绝佳窗口,山西唯一,全国少有,素有“太行第一堡”之美誉。

犁川镇:商贾重地老家犁川

犁川镇乃泽州八大古镇之一,龙蟠南太行之奥,虎踞晋普山之麓,史称三晋屏翰。名赫晋豫,声闻陕鲁。古镇以晋普山为主峰形成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山川盆地。犁川凭道而兴,犁川盐马古道,旧时叫清化大道,它是由河南通往山西晋南,连接古都西安的一条必经之路。

这条古道上有一座大山叫八里坡,八里坡目前保存有完整的古道遗迹,古道全部用青石砌成,由于时代久远,上面还存有骡马蹄印,至今还流传有:“上七里,下八里,不是犁川是冶底”的千古绝唱,见证了曾经的繁华和兴旺。

在这条古道上还有一处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古道穿村而过,这就是成庄古村。古村形成于宋朝,鼎盛于明清。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村中有望楼,钟鼓楼,古阁,关帝庙,古民居等,古村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斗拱飞檐,砖石木雕,完整的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成庄村年已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玉皇庙坐落于犁川纵轴线之中,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犁川保留为数不多的完整的明清风格宗教建筑。清雍正时期山西首富王泰来回故乡路过犁川后,感叹其雄伟壮观,故捐助款项由里向外将玉皇庙彻底修缮如新。玉皇庙历经风雨侵蚀,仍巍然挺立,承载历史兴衰。

以“八角井”直通“九大水库”的米长的九大水渠,完美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在引水工程上面的智慧。

犁川有一个个神奇的传说组成的“十二祈福洞”,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构成各种神奇的溶洞景观,顺此下行,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黑温、黄温、二龙戏珠山等。

南岭乡:养生福地长寿南岭

南岭,位于泽州县西南部山区,总面积62.94平方公里,共辖27个行政村。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8%以上,绵延千里的森林绿植,不仅净化空气,还滋养着人心。山泉水遍布全乡,富含矿物质和中药材,具有治病的功效。这里水果品种全,产量大,南岭有六宝——柿子、酥梨、核桃,豆腐、蜂蜜、长寿饼。

南岭乡政府背后的山上耸立着山西省内最大的汤帝庙,俗称南大庙。拾阶而上,向东目光所及是郭台铭先生的祖籍地——葛万村。

向北眺望,莽莽群山中有段峪村的将军寨、古官道;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一路下山,就来到沁河风光美如画的磨滩,这里流水淙淙,碧波荡漾;南边还有在沁河水的滋养下形成的石灰岩溶洞——黄龙洞,千姿百态的钟乳造型可与桂林的“芦笛岩”相媲美。

南岭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处,山岭险峻,悬崖绝壁,松柏叠翠,风景奇丽。七十多年前,这里就是抗日的根据地,八路军在这里建立了晋南县委,巧妙利用了南岭的地势,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扫荡。

南岭独特的地理环境滋养了善良热情、吃苦自信的南岭人。台商巨子郭台铭、中科院院士范守善都是南岭人。南岭还是著名的长寿之乡,90岁的老人比例超过了巴马。养身福地,长寿南岭,欢迎您!

李寨乡:太行神韵风情李寨

李寨乡森林覆盖率56.1%,是著名的上党梨园之乡,这里是全国中学实践教育的发源地,这里还是徜徉着光荣和传承的红色革命老区。

这里有壮美的四十里沁河峡谷风光,有美不胜收的四季田园风景;这里汇集着太行山水“雄、险、奇、秀”的经典神韵;这里荡漾着太行人家“淳朴、静雅”的无限风情;这里还有那如世外桃源般的清新幽静。

沁河第一湾、仙女下凡台、陟椒三教堂、望头开元宫、九女峰、真爱桥、象鼻山、飞来石、探幽洞、闯激流、攀绝壁、访农家……,可以说李寨秀美的景致数不胜数,李寨撩人的体验不胜枚举。李寨以其“天生丽质”的神奇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年李寨乡被泽州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域旅游优秀乡镇”。

周村镇:行山重镇忠信周村

周村镇距晋城市区约20公里,西与阳城县接壤,北与沁水县毗邻,“鸡鸣一声响三县”,素有“丹水名区”、“行山重镇”和泽州西大门之称。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

周村镇历史悠久,崇文厚德。近年来,逐渐因“周处墓、石淙头、八八六六、煤电油”而市县闻名。

川底乡:灵韵川底生态家园

川底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以寺河烈士陵园和泽州县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的红色旅游;以国家级川底村金代佛堂、乾隆年间董山村三官庙、下麓村汤帝庙和和村仰韶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天户“双水压饼”、上麓手工挂面、吕管够村黄芩茶为代表的美食旅游;

以和村舞龙、董山村舞狮、川底村“跑驴”和沙沟村郭氏铁花为代表的民俗旅游;以二十里铺古驿站、“吕祖赐福”吕管够村等传统古村落为代表的古迹旅游和以伊候山绿道、连翘主题公园、长河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吹响了川底“农旅一体化”的“集结号”。川底,正逐渐成为周边县市群众健身、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川底环境优美,是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围绕生态修复,建起了川底乡镇区生态园、长河湿地公园,修缮了河道,整修了陵沁线,改善了人居环境;以完善镇区功能为核心,建成了寄宿制中心小学、安置建新区、敬老院,改善了乡中心幼儿园、卫生院、文化站等群众就学就医条件,提升了镇区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围绕集中供暖、污水集中处理、集市贸易等,进一步做好了镇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镇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小城镇幸福家园。

大东沟镇:中国厨圣之乡皇家养生福地

大东沟镇自古就是商贸重镇,经济大镇,素有“四十里长河一码头”的美誉。

这里自古手工业发达,能工巧匠颇多,本省各地及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遍留大东沟手工业者的足迹。有一首在晋城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上了西洼坡,进了手艺窝;不是炒玉茭,就是箍漏锅”就是大东沟人心灵手巧、勤劳纯朴的象征。

大东沟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峪南村上亿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双河底的国保级文物成汤庙,都是泽州乃至晋城最早的历史文化瑰宝。可寒山景区中的乾明寺经过精心修复,再现千年前的盛唐风姿。中国佛教协会的入驻,把这里作为华北地区弘扬佛教文化道场圣地,也为能够将这里打造成为“皇家养生祈福地·人间仙境可寒山”知名景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被誉为“中华厨圣”商朝宰相伊尹的封地就在大东沟镇的伊侯山。他不仅在这里随汤王祈雨,造福众生,还在这里“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为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美食。要紧紧围绕“厨圣之乡”的品牌建设,深度挖掘地方特色美食,积极扶持开办特色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接待设施,用大东沟人的淳朴热情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旅游观光。

下村镇:醉美下村旅游上选

下村镇旅游资源丰富,镇党委政府重点建设“山一水一院一剧一品”五个一工程,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一山”,就是吴神山。据史料记载,周文王的伯父泰伯和仲雍曾在吴神山隐居,为当地群众办了很多好事,演义了“泰伯三让”的故事,以至于孔子在《论语》中发出“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的评价。泰伯、仲雍后来又在南方创建了吴国,被人们称为吴王。为了传承“泰伯三让”这一精神,命名此山为吴神山。

“一水”,就是长河水。是唯一一条发源于泽州县最长的河。吴神山是四十里长河的发源地,长河是泽州一条最靓丽的风景线。

“一院”,就是成庄四十八院。下村镇成庄村有明清建筑四十八院,院与院相连,建筑结构完整,两边有石头坡,后边有庙,据记载是当时泽州首富王泰来所建,王泰来当时“富可敌国”,曾有皇帝的敕匾。

年泽州县“醉美乡村”评选,邀四海宾,迎八方客。让我们整理行装,带上发现美的眼睛,到泽州的美丽乡村共赴一场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

最好的旅行,就是和你到泽州“醉美乡村”一起惊艳时光!

泽州县17乡镇49村发出最强音:“醉美乡村在泽州”!

“醉美乡村”

泽州县七大油菜花观赏胜地,给你一个爱上春天的理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c/17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