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古称歙(shè)州,亦称新安。古徽州,一府六县,包括今天安徽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安徽宣城市的绩溪,江西上饶市的婺源。
在徽州,
总有一处风景,
温暖了心,走进了梦。
尤其喜欢春天的徽州,静谧而有诗意,动容却不矫情
粉墙黛瓦,青山绿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众多古村古镇藏匿其中,看似不起眼
却个个都是一幅水墨山青
令人魂牵梦绕
阳春三月,
江水边,梯田里,村落旁
油菜花开得烂漫,
层层叠叠,铺铺染染
从水畔到天际,从山顶铺到山谷,
丹青水墨中色彩点缀其中
极富层次感。
走进徽州古村落,
看到的是青山绿水掩映中的粉墙黛瓦,
是跌宕起伏的马头墙,
是精雕细琢的门楼、是古朴恢弘的祠堂,
是傍村而过的溪水……
一条条古道盘桓在崇山峻岭间,像纵横交错的脉络,连接一个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滋养着徽州的千年灵气,生生不息。
文昌古道位于歙县岔口、武阳、昌溪三个乡镇之间,从岔口村开始,途经文山村、武阳乡成富源,到昌溪乡坝源村的坝岭岭脚,全长6公里,宽1.8米,全由精细的青石板铺设而成,沿路铺设的青石板路道保存完好,逶迤幽寂,古色古香,相传为民国年间文山村一位有经济实力的财主为迎娶媳妇花费巨资修筑而成。
古道连接两座海拔多米的山岭,文山岭和坝岭,中间有一条长多米的横路,路途中修建了6座路亭,供山民劳作和走亲访友歇息。文昌古道从前是大洲源百姓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大洲源百姓到旌德挑米,到县城读书,到浙江做生意,走的都是这条古道。如今,这条古道依然是大洲源与昌源两地百姓往来的交通要道。
文昌古道地势高远,站在坝岭头往远处看,视野开阔,远山、村庄、道路、河流、菜畦尽收眼底,层层金黄的油菜花包围着远近大小不同的村庄,有的在山尖,有的在山腰,有的在山底,村里的房屋,有的是古建的马头墙,有的是土楼,白黄相间,与村庄周边的护村林一起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村美景。站在文昌古道上俯瞰眺望,山顶垒得整整齐齐的梯地有的种了茶树,有的种了桑树,像写在天上的诗行;对面“之”字形盘山公路像一条条彩带缠绕在山脊上,犹如一幅天然田园图,十分壮美。如果去的早,还可以看到日出和云海,很是壮观。
文昌古道还是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听村中老人说,解放前皖南游击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打地主、斗土豪,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在此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战斗,著名的龙王尖二十七烈士就牺牲在这一带。
新安江山水画廊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歙县,是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两岸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美妙结合著称于世。现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其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秀丽的世外桃源图。
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摇篮,是歙县人民的母亲河。曾是古徽州府所在地的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山是闭塞的屏障,水却是开放的大门。新安江就是古徽商的黄金通道,是连接苏州、杭州、扬州这些"天堂"之地的纽带。山水画廊新安江激发了诗仙李白的灵感,留下千古名句: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深潭与浅滩,万转入新安。"比漓江还美,比三峡还秀的新安江山水画廊期待我们去发现!
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的深渡镇境内深山上的“阳产古村”,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海拔近米。千姿百态、错落有致的土楼坐落在阳产村高山之上,是中国皖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土楼建筑群。这里由于地势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
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是东方生土建筑文化艺术的殿堂。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汤显祖的一句“一生痴绝梦,无梦到徽州”使多少人对它魂牵梦绕,城门、牌坊、以及府治特有的府衙,让游客依然能领略到古徽州府的遗风。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我们尽可能合理安排行程,如果因为天气原因等不可抗力临时调整线路,领队都会在本次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c/1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