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南太行
(对家乡办好“太行山文化旅游节”的一些想法)
当准备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想起来了唐朝王湾的诗《次北固山下》,借用其末尾两句,我略做改动:乡书何处达?归雁南太行。
我的家住在太行山南端。前两日,我听说家乡要在盛夏举办“太行山文化旅游节”(原来的棋子山国际旅游节的升级版?),这真是个大好的事情。闻此消息,我立马通知各路朋友:夏天,赶紧去我的家乡太行山逍遥去,在太行古堡、太行峡谷、太行古道等消耗多余的能量之后,再多买些中国最有名的小米、蜂蜜、木耳等土特产和大麻纺织品等,把口袋花个底朝天再回来。同时,我还告诉他们:太行山人朴实厚道、热情好客,他们会流连忘返……
我的家乡开门办大节,朋友们当然得去捧场!
牛是吹出去了,可我那十分憨厚的乡亲们能不能招待好这些四面闯荡的主儿,心里还是有点紧张。我得给家乡人写一封信,希望他们准备周全些,让这些客人从我们那个地界出来后,多鼓吹一下,口碑相传,也给咱们省点儿广告费。
当然我也会预先告诉这些大城市的朋友们,太行山里的古堡、古建、古典艺术虽然是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但旅游业还在起步阶段。有好建议、不满意见赶快写下来,不要客气。下次去了,最好再多待几日。如果因为喜欢那儿的山水,再下次,最好弄个山村老院子,做个洒脱的庄主,邀请更多的人到太行山。
赶紧,写信!
家乡的亲友们:
太行山是横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的世界名山,其向北暸望千里草原,向南俯瞰中原万顷沃野,曾经无数次激荡过历史风云。如今,住在南太行温暖怀抱的我们,担当起了以其大名号命名的活动。如何能正真把这个节日办得好,使节日的内涵、效果等能与之名声相匹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谋略的事情。介于我这个浪荡儿对家乡上党地区旅游资源、古堡古村、文化遗存的深度了解,又加上我到处“游逛”的心得,给家乡人表达我的一点不算成熟的想法:
一、我们的节庆活动要围绕产业、环境和主客共享来谋划
其实这个大白话谁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就不一定能做好。小城不大,又位于太行山深处,哪个地方来的人物都是一方“大神”,有了这样的思想负担,我们做起事情来手脚可能就放不开,可能就会过多考虑上方的喜好或意图。这个心思我很理解,但我仍然觉着这个思维要改变:要节日围绕着增加效益运转。
也就是说,我们的节日要围着产业做,围绕着我们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或
呈现的业态做,围绕着打造环境做,围绕着游客和当地老百姓的获得感去做。本着这样的思维,我的想法是:
太行山能给游客足够的惊喜
1、不必过度地花心事去琢磨上方的喜好;
2、搭好平台,用好政策,把节日办实在。旅游节是宣传家乡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家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好契机,我们一定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各方搭建一个有影响力,有吸引力,有参与度的平台。除旅游主题外,拓展旅游节的外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广泛吸引海内外嘉宾来家乡观光游览,投资创业。
3、要市场引导,效益优先。政府主导,市场化办节是一个节庆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我们的节日要办出内涵,要办出影响,要办出效益,要办出智慧,办出朋友遍天下的气概,还要办出个全地域民众精神大焕发思想大变样的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请领导看一场歌舞升平的演出(这个代表地方的精气神当然很重要),大腕来唱几首歌挣一笔钱,请几个空谈家(当然也很需要)发表一场演说就了了事情,要有提升精神状态的务虚,更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引导旅游和相关企业共同组织参与,使旅游节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3、围绕着产业发展、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来做即扬长避短,紧扣主题。咱们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花一大笔钱办这个节日,就是希望吸引更多人来太行山旅游消费、投资兴业。活动的内容安排就要本着这个主旨去操心,去费神。如何能提升我们的产业发展水平、能平衡发展我们的旅游业态,通过办节,让我们的目标更加清晰,行动更加有力,发展更加全面。
4、主客共享,全民参与。我们晋城乃至整个上党地区的各层人物、男女老少都应该知道太行山国际旅游节,这是整个太行山人至少是太行山南端人的节日,而不仅仅是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号那幢大楼里人的事情。
5、节日要围绕着老百姓的获得感来办。办节的最高目标或者终极效果就是要提高当地的文明和环境的提升,通过产业发展提升百姓的生活——即使不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如果我们的节日想到了百姓能获得什么或者现在不能获得将来能获得什么,增加了他们的获得感;如果我们办节确实是围绕着民众的实际利益(而非花俏的博眼球效果),百姓就会由被动参与变为积极主动的迎接。这种能量的调动,将会促进整个区域百姓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全体民众生活的幸福感。最终树良好的文明好客,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太行古道
二、节日要有很好的内容和活动设计
我见过一些地方办节,可以简单用几个字简述:请领导讲几句话、搞一场演出、弄一片摊位——名曰“小吃一条街”、搞一个自娱自乐的展览、请记者写几篇稿子,散了伙,节日就完了。这样的节日实质的东西很少,内涵浅薄。老百姓觉着这是政府的事情,不了解,不参与。外面的人也不知道,不来参与。这样的节日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是一场自己娱乐自己的活动。我想:一个节日办过之后,我们就能成长一节,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能看到更好的发展前景,是头脑风暴的机会,是招商引资的机会,更是推销宣扬自己、让外人了解我们的机会,当然也是当地民众提高认识扩大旅游意识的机会。我的想法是:
1、活动内容要有一定水准。比如我们可以搞一些太行山文化研究论坛,把喜好这一地域的文化人士拉过来,为我们吆喝;也可以搞一些太行山旅游发展论坛,请那些成功的大腕传授挣钱的思路和技艺等……戏剧的、登山的、探险的、小镇建设的、民宿开拓的、古建保护的、艺术的、等等。各种有趣论坛、活动可以排得紧凑、多元。今年办不了,明年办。一些可以固定下来,办成全国一流的活动或什么“坛”,有些则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参与者就有期待,当地人上下都能受惠。
2、活动内容要丰富。节日是为了制造影响、凝聚人气的,当然也是增进效益的,一时不能增进,必然未来能增进。我建议我们还可以推出一些可持续进行的活动。比如(都是假设),可以搞太行山消暑逍遥游、太行山峡谷探险之旅、太行山神秘古堡之旅(设置一些青少年、青年喜欢的娱乐环节)、太行山农耕文化之旅、太行山访古文化深度之旅……古道、峡谷、古堡、古村、古庙、等等,都可以弄出花样来,让别人享受。
太行深处古村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