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F族民俗晋城大阳打铁花韩兵强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7-27

F族部落

分享同仁欢乐,打造员工之声!

组织文康活动,提供快乐资讯!

小编

打铁花,今年出现在司徒小镇、天官王府、甚至出现在重庆,赶紧来看看吧!

大阳打铁花

作者:韩兵强

泽州大阳镇南社村北有座小小的观音堂,观音堂背临十几米高用石块垒砌的悬崖,其始建年月已经不可考,但现存碑刻证实明代以前早已有之。由于说不清的原因解放后被用作磨坊,从记事起印象中我们所吃的面粉都是在这里磨制的。记忆中墙上还有斑驳的壁画,后来磨坊也废弃了。观音堂后有一小块菜地,是我们家的自留地,父亲每年在这里种菜,我也经常和父亲在晚上去捉大白菜上的虫子。冬天不种菜了,这块地就空闲下来了,但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用处,每当过年的时候村里人照例会在这里进行打铁花的活动。

观音堂下面是悬崖,附近没有住户,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成为极好的场地。打铁花是个技术活,要讲究配合,没有多年的练习是不可能完成的。每当这时候,村里技艺高超的铁匠们就早早开始做准备,主要就是炉子、风箱、炭块以及木板和铁块。炉子就是一般铁匠打铁用的炉子,现在风箱越来越少见了,但在过去没有风箱打铁绝对是不可能的,而风箱也正是现代高炉冶炼热风炉的前身。天黑后,操作风箱的人就开始拉起了风箱,炉子中的炭逐渐变红,熊熊燃烧起来,坩埚中的铁块慢慢熔化,完全变成了铁水。这时一个人会把铁水舀出来,抛向空中,另一个人迅速用木板打向铁水,铁水在强烈的撞击下,化为千万个亮晶晶的小颗粒,飞向夜空。打铁花的节奏要快,第一勺飞溅而下的时候,第二勺又迅速泼洒出去,飘洒下来的丝线与泼洒出去的射线交织在一起,才最壮观。而且,速度节奏越快,铁花越密集,也越壮观。不是烟花,胜似烟花,极富观感和震撼力。

  

打铁花是晋城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其创始年代已经不可考,但是和悠久的冶铁历史无疑无疑关系十分密切。据记载早在春秋时大阳镇一带已经开始冶铁,虎尾山现存有大量的铁渣就是实证。打铁花就是铁匠们发明的庆祝过年的方式,过年时各村都会开展这项活动。忙碌了一年,只有过年才能享受几天难得的清闲。

  

关于晋城地区的打铁花的方法,在地方志有所记载。同治《阳城县志》卷之十八“杂志”就详细记载了打铁花的方法:“邑中元夕有铁花之戏,召工冶铁如水,豫取木窽(kuǎn,中空勺子状的东西)其首,注铁汁其内,使有力者举而击之,铁汁乘击势自窽外激,可至数丈,然必向林木间,其汁激注树上,光芒四射,如火如雹,金银照灼,最为奇观,惟泽州诸县有之,他处不闻此戏。”这段记载不仅讲述了打铁花的方法,而且认为打铁花是泽州几个县所特有的。

 

 

打铁花的场景也不时反映在时人的诗文中,比如清代阳城籍著名诗人延君寿和张晋都有,此处仅录张晋《铁花》诗,诗中极力描述打铁花的场景:

洪炉入夜熔并铁,

飞焰照山光明灭。

忽然澒洞不可收,

万壑千岩洒红雪。

栖鸦控地林莽逋,

电光的烁开金铺。

山魈木客伏不动,

天女下视群龙趋。

此时观者色如赭,

流波迸出珊瑚颗。

枯枝瘦草相新鲜,

异芯奇葩遍原野。

大冶运腕何玲珑,

莲花落去犹有声。

力疲气竭暂放手,

始见明月空中行。

世间怪事真有此,

百炼柔钢齐绕指。

请看入眼幻缤纷,

笑他翦彩堆红紫。

陈廷敬的侄儿陈随贞写有《樊川上元竹枝词》二首,用传统的竹枝词描写故乡樊川正月十五元宵节。第一首描述灯会期间妇女结伴观灯。而第二首则描述了打铁花的场景:

百子桥头灯火明,湘裙结伴夜深行。

莲花座下高禖愿,绣得长幡细署名。

红炉闪闪照山叉,铁粒纷抛灿电霞。

(熔铁成汁,乘高扬之,遍空绚烂。)

不用宜春萦巧思,一时岩树尽开花。

对于外地人来讲打铁花就更是震撼了,雍正朝担任泽州知州的杭州人朱樟,在泽州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他任内修了《泽州府志》,并重新整理出版了郝经的文集。对于南方人而言,打铁花是新奇的玩意。作者在《铁花行》中写道:

羊头钢飞春黍粒,

破釜夜鸣坤母泣。

矿穴分苗照上元,

冶师炼魄当炉立。

悬牌报熟十二时,

石炭气锐烝红迟。

羯鼓停催花未发,

土锉排寒虫不知,

一火人面青,

二火人面白。

面面相看醉缬生,

泼地熟红收不得。

银瓮翻浆玉杓分,

树头结绽芙蓉色。

转眠狂花添客慧,

丝饼穿天补阙事。

解衣忙跃泼寒胡,

簇蝶惊传撒珠戏。

箭壶一掷电睒(shǎn,闪烁)张,

颠倒落花如雨坠。

暗尘马过锁频开,

烂额客呼星退避。

谯楼鼓吏报二更,

海绡四照天为青。

阿奴投烛出下策,

试问汝曹见为曾。

吾乡苦于祝融厄,

悲焰乍起摇心旌。

赤蛇吐舌不停掉,

壬夫丁女何无情。

麦田吐秀杏园圻,

所见阴火同青荧。

世间快事那踰此,

丑树得暖留冬荣。

湘君帘外春云动

唾落香绒黏紫凤。

他年重现散华身,

宝焰龙宫记初梦。

作者用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篇幅描写打铁花的过程和盛况,从朱樟的诗来看,这次打铁花可能是在高平看到的,因为诗中提到了羊头,即羊头山。

同是南方人的清人张九钺拜访在陵川任县令的友人,也写下了《观铁花》一诗:

赛会陵川重铁花,冲霄灿烂野争譁。

试从不夜城头望,火树星桥一万家。

从诗内容来看,正月十五元宵节不仅仅有打铁花,打铁花只是“赛会”中表演的一种,但打铁花却最为重要。

   

在快速的现代化洪流冲击下,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打铁这门技艺正逐渐走向末路,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铁花如何发挥其生命力呢?又是一年春节到,晋城各地的打铁花想必已经开始准备了,希望将来年年都能看到。

作者介绍: 

韩兵强,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泽州大阳人士。于研究耐火材料高科技技术之余,极喜研究地方文化,对晋城历史典籍研究之透彻、掌握之精准几无出其右者。

来自:鹤鸣堂

赞赏

长按







































白颠风早期症状图片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