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3日)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脱贫攻坚纪实微剧《山里?山外》播出第三集《扶贫天路》
讲述了
常德石门县金河村驻村书记张忠富
为村民“凿”出一条天路的故事
↓↓↓主人公张忠富是湖南常德
石门县金河村的驻村书记
金河村曾是常德最后一个
不通公路的自然村
村民一直想修路
可地理环境让张忠富犯了难
修路,就地安置?还是集体搬出去?
看张忠富如何抉择▲“背包书记”张忠富拍摄:蒋琦
“路不通,我绝不下山!”
金河村曾是湖南最偏、最穷的村之一
全村一亩水稻田都没有户人家散落在大山里年,张忠富来后任务是把村民们搬出大山但村民们想修路,不愿离开家乡“山里有的是宝贝碗口粗的白竹、山核桃、野蜂蜜哪个不是钱?乡亲们想的不是搬迁,是修路!”
▲记者姜文婧跟随张忠富走进大山拍摄:蒋琦张忠富开始走访村民
5个自然村,多户走个遍3个月后,他立下“军令状”“路不通,我绝不下山!”
经过个日日夜夜,张忠富带着村民们在米海拔悬崖峭壁上修出一条“天路”改写了金河村孤绝、贫困的历史村里的野茶、土蜂蜜、中药材有了销路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仅元到年涨至元▲远眺“天路”拍摄:姜文婧
“天路”成了脱贫路
这条“天路”不光是一条脱贫路
更是一条生命线路修好后,村里一位老人发急病从这条路送出去到镇上急救,救回一条命修通了路,也打开了村民的心门生活有了奔头原本紧张的干群关系彻底改变村民听党员干部的话听得进去了道理也讲得通了张忠富曾说,这就像婆媳关系
▲记者蒋琦采访张忠富和村民拍摄:姜文婧张忠富的“小愿望”
曾有人问张忠富
为什么一定要修路干脆易地扶贫搬迁不好吗?他答道:“把靠山吃山的村民搬迁到山下后续没有适合他们的产业长远来看,脱贫成果难巩固大山里的非贫困户享受不到易地搬迁的政策奔小康的路上不能落下一户一人!”
▲记者姜文婧跟随张忠富走进大山拍摄:蒋琦如今,感受着大山的馈赠金河村的野茶、蜂蜜、金钱柳等产业初具规模年收入已有一千多万元张忠富觉得这还不够要搭上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还是要壮大产业、培养能人
张忠富寻思,下一步得接着搞产业重点做好特色产业规划不只是“卖卖土特产”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张忠富说在村里看到年轻人就像看到宝一样希望能把他们留下培养成产业带头人
“愚公移山”写在峭壁上
张忠富去村民的家里总是背着那个磨破了肩带的大双肩包包里装着肉、水果,还有日用品都是带给村民的聊起修路后最大变化时,他说“让村民们看到了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最大的变化’”他带着村民把“愚公移山”的寓言真实地写在陡峭的崖壁之上张富忠把老百姓当亲人老百姓把他当家人他的胸前始终戴着一枚党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编辑宋美静)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