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宪巡视文博会晋城市展区
8月27日下午,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清宪在第三届山西文博会巡展中,走进晋城市展区,实地了解晋城参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今年晋城市围绕参展主题“太行山上、太行人家”,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以厚重的地域文化元素为底色,以“铸”、“陶”、“织”、“布”、“根”、“游”、“新”七大文化创意区,集中展示晋城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在本届文博会,全市共有23家文化企业和多种文化产品与省城群众见面。
王清宪边观看边听取晋城市各参展企业亮点介绍。在以绿洲大麻、晋氏织造等为主的“织”文化创意区,王清宪驻足了解参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山西绿洲大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展表示肯定,希望企业要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产品研发,转变营销理念,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铸”文化创意区,王清宪与参展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了解企业参展情况,在听到晋韵堂参展的铁器都是今年上市的新产品时,王清宪叮嘱企业负责人,要立足晋城丰厚的文化历史资源,强化创新创意,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为更多产品赋予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
在这次文博会上,喜阅书吧作为一家众筹式的24小时营业书吧,成为晋城市展区“新”文化创意区的一大亮点,并以新颖的经营理念、独特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不少客商
王清宪强调,文博会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手段。晋城市要充分利用好文博会这一平台,一方面全方位展现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大力开展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引进外部先进的经营模式、产业业态、技术和管理经验,用开放的理念和思路,切实提升发展能力,实现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立足本土丰厚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把文化旅游业加快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袁泉)
晋城上党梆子唱响文博会
8月27日上午10点,随着激昂的鼓乐声奏起,文博会主展厅中心舞台上,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员们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戏曲盛宴,展示了晋城传统文化的魅力。
8月27日,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员们在文博会主展厅中心舞台上进行表演。张文庭摄
本届文博会期间,组委会安排全省11个市的文艺团队轮番在主展厅中心舞台上进行文艺表演。晋城市表演的节目为上党梆子经典剧目《五世请缨——出征》选段。展演当天秋雨瑟瑟,场内却是热情洋溢。激昂的鼓乐声响起后,山西杏花奖得主、国家二级演员侯慧琴扮演的佘太君一出场,现场掌声、喝彩声便响彻大厅。
《五世请缨》讲述的是北宋时期,西羌犯境,一百零七岁高龄的佘太君带领杨家五代人上殿请缨,奔赴疆场,得胜还朝的故事。演员们带来的正是这出戏中最为磅礴的《出征》一段。短短二十分钟的表演,演员们清亮的嗓音、传神的演绎以及浓郁的地域特色震撼了现场观众。太原市民李妍妍就是寻声而来的:“早就听说梆子戏好听,我第一次现场领略,还是被震撼到了。”
“很高兴能够在文博会上演出,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客商深入了解咱晋城的文化。”侯慧琴告诉记者,上党梆子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晋城的一张文化名片。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承载着上党梆子保护、继承和发展的重任,希望未来上党梆子能够在推进晋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事实上,自文博会开幕后,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演员们每天都会在晋城展厅旁的小舞台上亮相表演,同样受到观众们的追捧。每段演出结束后,台下的观众就自觉排队等候和演员合影。“一个上午就要合照两三百张。”第一次来文博会表演的演员陈静静和赵海霞说,没想到咱晋城的上党梆子在省城这么受欢迎。
一位来自临汾展区的展商常女士告诉记者,晋城上党梆子的演员们表演得太精彩了。她每天都会抽空来看,并且希望以后在临汾也能听到正宗的上党梆子。“我们展出的文化产品是面塑,看到上党梆子演员漂亮的扮相,我就考虑是否可以将他们的样子融入我们面塑的制作中,一定会非常漂亮。”常女士说。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上,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共有20多位演员参与了演出,演出剧目包括《雁门关》、《三关排宴》、《抬花轿》、《杀妻》等近10部上党梆子著名选段。通过文博会的舞台,上党梆子凭借极富特色的演出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了晋城。(袁泉陈马利)
晋城人讲述“晋城古堡”故事
山西古城堡是民族交融中过渡地带的文化遗存,而晋城古堡则是我省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今日下午,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说说晋城古堡的故事”文化论坛如期开幕,晋城市众多文化名人到场,为公众介绍晋城古堡的特色和价值。
万里茶道,是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这条古道,贯穿山西美丽的山水之中。而在这条古道上兴建的古堡大院,都是当年商人们落脚的地方,它们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具有景观价值与美学价值,共同组成丰富多样的山西古城古堡文化。而晋城古堡最具有中国北方乡村古堡的特色。
此次论坛中,国家二级摄影师、晋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王林,晋城市文联副主席、资深媒体人谢红俭,皇城相府文化事业中心总监张明霞,山西地方文化研究学者、专栏作家杨平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晋城的古堡,并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晋城古堡的美丽和壮观。
多年从事晋城古堡研究的谢红俭,不仅走遍了晋城乃至山西的每一座古堡,就连古堡中的房子,都数得一清二楚。在论坛中,她从古堡存在的价值、研究的意义出发,讲述了古堡背后的故事,呈现了山西五千年来完整的文化脉络,呈现了晋城古堡与众不同的地方,“华东科技大学曾经做过规划论证,与中国其他古堡相比,晋城古堡数量庞大、修建年代久远,而且还维持着最原始的历史形态,延续原有的生活功能,是‘活着的遗产’。”
论坛中,几位专家提出全新的概念,“山西还没有一个集众家之力打造的全域旅游的案例,是否能把各种古堡串起来,打造山西的古城堡系列,让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谢红俭还提出,如果能结合万里茶道的文化底蕴和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集古堡体验、户外探险、农业生态、峡谷度假、人文教育等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元文化旅游线路,使山西古城堡成为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的保护区,成为贴近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寻梦之地,必定能助力山西全域旅游的发展。(孙轶琼)
来源:太行日报、山西晚报
大家都在看H5:聚焦晋城城建——道路篇,市区在建道路最新进展……
晋煤集团王台铺矿发生一起窒息事故4人死亡,3名事故相关责任人被撤职…
晋城东南新区又一重要道路将于11月底建成通车!
晋城:鏖战文博北路,各标段最新进展!
▼点击阅读原文招聘商务BD总监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