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沐浴着秋日的阳光,传媒小记者来到了有着千年历史的程颢书院,一起去感受感受萦绕在晋城大街小巷、山水之间的那份淡淡书香之气,那份沉甸甸的情怀……
1
程颢书院,是公元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任泽州晋城令时,兴办的学堂。
程颢,坚持“以教化为先”,兴办乡学,发展教育,建立乡校72所、社学数十所。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其大儒、“程朱理学”创始人的身份,都曾在古书院讲学。晋城古书院因此而名声大噪。因程颢和其所办的乡学,民风为之一变,人人读书,家家向善,出现了“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的动人景象。宋时的提刑学士黄廉赞誉“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程颢书院前后共四个院落,目前能看到的只有两个:二院和四院,四院在北,二院在南,一院和三院已经被毁。
活动开始,小记者跟随着讲解员马老师先参观晋城名人走廊,认识了晋城历史的文化名人。
来到文昌阁外面,往日的书声不再,只有文昌阁门楼上的“古书院”三字在向世人诉说着那千年的沧桑。文昌阁是一座二层古门楼式建筑,阁上石碣写有“古书院”三字。
小记者们认真的听着文昌阁的历史,探索曾经在这里的故事……
程颢书院主要有四个院落,现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个院落,二院和四院,这两个院落呈相对布局,四院在书院的北面,二院则在书院的南面,至于另外两个院落一院和三院早已经被毁于战火。为了重现书院原来的风貌,于年开始了修缮工程。二进院的门上写着“竹韵书声”四个字,多少能让人回味起当年的风雅和繁盛。
程颢书院是晋城的文脉,书院里的木雕和砖雕展现了晋城的文化底蕴。“在这个院子里藏着琴、棋、书、画,你们谁能找出来啊?”讲解员马老师说。话音刚落,小记者们一股脑的就在院子里跑开,分几路开始寻找,最后在门的上面找到小小的木雕“琴、棋、书、画”。
漫步古书院,遥想悠悠千年前。程颢曾在这里的某一间屋子里看书,油灯忽明忽灭,桌子上摊着《大学》或者《中庸》。接下来,小记者们就和关关老师一起穿越回古代,模拟县令程颢的授课的场景。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院子里的小朋友都被关关老师讲的典故所吸引,安静的坐在台阶上听着。
每次活动,除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小记者们的采访也是必不可少的。
采访中的小记者风采
通过参观程颢书院,小记者们更清晰地了解了程颢在晋城为官期间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直至今日,其做人、做事的态度和风格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编辑/意茹
编审/朱瑞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1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