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市的阳城县中,还有一个国内很出名的地方就是润城镇,从明代开始就是我国著名的冶铁地,一直是山西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富商巨贾人才辈出。
当时的县城为了抵御流寇的袭扰,发动当地百姓利用冶炼废品作为建筑材料,修建了三座城堡,屯城、刘善城和砥洎城,时光荏苒,保存到现存的也只有砥洎城了。
现今位于润城镇西北角的砥洎城建于明朝时期,三面环水,只有南面与陆地相通,以前是因为哺育了润城镇的洎水河绕城而过,好似砥柱中流,所以叫作砥洎城,只不过现在河水已经改道了。
从南边进入砥洎城,就会看到南门城墙上镶嵌有一块石匾,黑底白字,上书三个楷体大字:砥洎城。穿过不大的城门门洞,就算进入砥洎城中了。
砥洎城的外墙,是用青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城墙威武雄壮,内墙则可以清晰看到坩埚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那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埚,成为“蜂窝城墙”,是用一种古代冶铁废弃的坩埚作建筑材料垒砌的墙体。
此建筑形态堪称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个范本,这样的墙体十分坚固,经历代多次流寇袭击而未被攻破,是砥洎城真正的“铜墙铁壁”,而且城墙上的城垛、炮台、藏兵洞、马道,一应俱全,是一套非常完整的防御体系。
从高高的城墙上俯瞰内城,不难看出为防匪寇而建的砥洎城,最突出的就是防御功能,城内分十个街坊,迷宫般的院落和街坊间密布的小巷和环城道路,将城市分割成一个个大大小小建筑院落。
丁字形的街巷规矩方正,口袋状的街巷更是神秘莫测,外人进入如无城内人的指点,很容易会迷路,看上去稍微大一点的建筑群落中,就会建有望楼,各院落之间也不是封闭的,均有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相连,这种易守难攻的城防系统,构成了一套立体的内部防御体系。
古城中的院落大多为明末建筑,二进三开式的小阁楼,虽然有威严的石狮把门,但古城的民风淳朴,会心境平和的面对每一位闯入他们生活的外来者。
城中的院落也大多拥着自己独特的“雅称”,让你不经意间就会在某处宅院门口匾额看到雕刻有素履居、近光居、淑善、中和等等的字样,可以看出城中居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文风鼎盛之时的繁华,还有一个说法是砥洎城的居民就是凭借这些“雅称”来辨别城中的方位,这也算是古人智慧的一种体现。
友恒居,是城中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特色院落,工艺精细的四门八窗,极具民俗特色,是这座古城当中少见的四合院建筑。
如今的砥洎城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风尘洗礼过后,也逐步地开始走进了世人的眼前,展现了它的风貌。
太行明珠般存在的名相故里,山西省晋城市的皇城相府告别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探索山西省独具特色的规整建筑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2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