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晋城玉皇庙长治观音堂的神仙,跃动纷然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4/5/14

磬音徐徐

-作家沈从文写过:“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清晨微风,携手漫步在晋城西门外沁水河边,不远处,就是山西省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石拱桥-景德桥;

景德桥,金始建、明落成,施工三年,是一大两小拱券、拱石之间有银嵌腰铁相联的石桥,拱券侧面雕有兽头、海马、龙形、海水、螭首等各种精美浮雕,刻工细腻,是全国继河北赵州桥之后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桥之一;

远观着这座虽经八百多年岁月侵蚀、雕饰仍晰的古老石桥,相对轻语,记起沈从文湘行散记中一句话: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看过石拱桥,驱车去观赏晋城玉皇庙宋金元塑像,长治观音堂明代彩悬塑像;

晋城玉皇庙,始建于宋,所珍藏的宋金元不同时期的彩塑,其间的二百六十余尊道教诸神泥塑,展现了道教诸神的体系;

玉皇庙,由山门、仪门、和放置各位神仙塑像的古建等组成,其中玉皇殿为北宋遗构、成汤殿建于金,其余为元明清建筑;

沿山门、登高层进,透过各殿前铁栅栏、一一细览室内深处的神仙彩塑,想起,这像很久前看过的动画片大闹天空中,天兵天将、虚空浮现的场景;

在玉皇庙中,元代的二十八宿泥塑,据考是全国现已发现的古代塑像中尚属孤品;

寻觅长治观音堂、颇费周折,其占地不广,现被周边拆迁、正在建楼所包围着;

曲折进入,这是明代古建遗存,观音殿门楣之上,悬挂的“观音堂”鎏金大字的匾额,为明万历所制原物,极具年代感;

同样是隔着铁栅栏,昏暗可见、殿内的三面墙壁、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或坐坛思、或悬椽望、或依墙眺,皆为创做于明、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

观音殿为三挎间,现存近五百尊塑像,粗分上下三层,儒、释、道三教人物共存,悬彩相间,在方寸之地映出气象万千;

有人总结:道修身、儒治世、佛治心,三者合一,立足于世;

这种说法好像有些道理:“儒”字是人需要进入社会,“佛”字是人弗(不)要有贪念,“道”字是头脑认识要正确;

庙堂寂寥、疏风幽籁,玩赏之余、慢看细品、互道观想,这些留存几百年、那怕有些残缺的美妙事物,给予我们丰馈:

这个大千世界无论如何变化,我们有幸能一直看得见莲花绽放、听得见钟磬余音。

晋城景德桥、玉皇庙,长治观音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2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