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资讯 >> 正文 >> 正文

图解晋城历史区划2三国西晋篇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8-3

晋城虽是小城,但却历史悠久。中华五千年文明,晋城全程参与。考察晋城历史区划的变动,可以窥探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里以《泽州府志》第二卷中的《历代建置表》为文本,参考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对晋城的历史区划变动进行图解。

三国

分属平阳、河内、上党。正始八年,分河东十县为平阳郡。

上图为《三国时期全图》,记录了公元年魏(景元3年)、蜀(景耀5年)、吴(永安5年)的疆域区划。

三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年,结束于年,公元年为三国晚期。

整个三国时期,晋城多数时间属于曹魏的管辖范围。

晋城3县高都、泫氏(高平)、阳阿,仍然属于上党郡。

上图为《三国、东汉上党郡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魏的上党郡基本保持了东汉时的状况。特别是晋城地区,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三国时的沁水县(非现在沁水县),仍属河内郡。

《泽州府志》说“正始八年,分河东十县为平阳郡。”正始八年是公元年,上图记录的是年的情况,但从图上我们没有看到晋城的属县划入平阳郡。

考察历史,《资治通鉴》第75卷年,没有“分河东十县”的记录。《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记载年“夏五月,分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应该是把原属于河东郡的端氏、濩泽两县划给了平阳郡。

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应该有误!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端氏、濩泽是怎么从河东郡划入了平阳郡。这种划分方法,延续到西晋时期。

右图为西晋太康二年(公元年)平阳郡地图。

上图为《曹魏时河东郡地图》。

正始八年以前,端氏、濩泽两县与东汉时情况一样,仍属河东郡。

上图为《曹魏、东汉河东郡对比图》。

与东汉时相比,河东郡的地盘缩小了很大一部分。河东郡被分出一大部分做了“平阳郡”。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西汉、东汉相比,三国时期的晋城,主要是濩泽、端氏两两县的归属发生了变化,其他变化不大。

西晋

县五。端氏、镬泽属平阳郡;沁水属河内郡;泫氏、高都属上党郡;阳阿废。

上图为《西晋时期全图》,记录了西晋太康2年(公元年)的疆域区划。当时的西晋拥有19个州,以及西域。

西晋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仍为州、郡、县三级。

《泽州府志》“端氏、濩泽属平阳郡”。

前面谈到,曹魏在年把原属于河东郡的端氏、濩泽两县划给了平阳郡。显然,西晋继承了曹魏的划分方法。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魏年时平阳郡的情况。

《泽州府志》“沁水属河内郡”。

《泽州府志》“泫氏、高都属上党郡。”

上图为《东汉、曹魏、西晋上党郡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党郡的一些微妙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北部。

晋城地区最大的变化是,西晋取消了阳阿郡。故而,《泽州府志》说“阳阿废。”

《图解晋城历史区划-1秦汉篇》点击图片跳转

读晋城,了解我们的根

赞赏

人赞赏









































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zx/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