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是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产物,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山西是一个千年文化之省,其历史底蕴自然不言而喻,境内的历史遗迹不计其数,就像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郭峪古村,曾被中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为“中国民居之宝,雉城郭峪村”。
郭峪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是太行山麓的一个城堡型村落。郭峪村历史悠久,唐朝时由郭氏家族修建,以姓氏命名。明、清两代,一直到民国年间,改名为郭峪村。郭峪村面积辽阔,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现已保存完好的城垣城楼、官邸、宅第、庙宇等40余处明清院落建筑群,被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城”。它是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古村明清建筑。
走向我的郭峪村,郭峪城以其巍峨高耸的建筑特色,让人眼前一亮,也是郭峪村风景最丰富的地方。郭峪城墙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而被称为“蜂窝城墙”。明崇祯十一年,即陈氏家族修建“斗城”五年后,为防流寇侵扰,郭峪村几个大家族联合起来,共同修建郭峪城。耗时近1年,便修建了这座高12米,长多米的城墙,城墙共开东、北、西三个城门,一个水门。共凿三层,窑洞六百多个,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故被称为“蜂窝墙”。
这座独具特色的城墙建筑,不仅方便百姓居住,更具有抵御外敌的重要作用,而且使屯兵有了营房,更有了仓库储存物资,可谓一举多得,这座精巧的建筑,体现了郭峪先民在建筑史上的伟大创造,这类建筑在山西境内极为罕见。除城墙具有地方特色外,郭峪城内的民居建筑也很有特色,是明清两代典型的建筑群。院落门楼多为高挑牌匾式,斗拱叠层,样式华丽。民宅则以四合院为主,是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局,建筑古朴,底蕴深厚,山西境内罕见。
除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外,还有20多座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像吕祖庙、文昌阁、西山庙等道教寺,其中汤帝庙保存得最好,为九开大殿,殿内飞檐挑角,有高达20多米的元代大戏台,气势雄伟。除此外,明代顺天府知府张鹏云、清代刑部侍郎张尔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的故居均在郭峪村内,而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也曾在此成名,因而郭峪村文风鼎盛,有“金谷十里长,才子佳人”之称。
进入郭峪村,站在郭峪城前面,感受历史的厚重,其实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段悠久历史的缩影,是明清时期北方古村的缩影。郭峪村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许多居民生活中仍在使用纺花车、织布机、碾磨等古老的工具,有些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烧香拜佛、祈福祭祖的习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村里去多看看,感受一下这个古村背后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zx/2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