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资讯 >> 正文 >> 正文

百城百艺非遗名录陵川钢板书文旅中国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4/9/1

陵川钢板书是山西省陵川县的地方说唱艺术,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

陵川钢板书由当地“干板书”吸收河南“四股弦”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流行于陵川全境,盛行时曾流传泽州、高平、长治、壶关以及河南辉县与陵川相邻的部分地区,现仅存于陵川县曲艺队。

陵川钢板书形成年代无从考证。据老艺人讲,清道光年间就流传在民间。演唱时围桌而坐,主说者手持钢板并掌握书鼓,其余人分操三弦、四股弦等乐器伴奏或伴唱,没有表演动作,一人多角。清末民初出现艺人二、三人合作演唱的形式。年,陵川县成立了盲人宣传队,陵川钢板书成为盲人宣队主要演唱的曲种。新中国成立后,伴奏乐器去掉了四股弦,加进二胡和打击乐器小钹,增强了伴奏效果,人数也增加至五、六人,改一人多角为分角演唱。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相传,早在清末演唱活动就已渗透到百姓们的婚丧等风俗习惯中。清末民初,出现了艺人相约二三人合作演唱的方式。年陵川成立盲人宣传队,陵川钢板书成为盲宣队演唱的主要曲种。演唱的传统曲(书)目有《包公案》《刘公案》《响马传》等80余篇。它的音乐唱腔属单曲体唱腔结构,有引腔、正腔、紧腔、哭腔等唱腔。历史上有名望的演员有刘聚发、王秀魁等10余名。该曲种音乐资料已收编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西卷》。

年5月24日,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申报的陵川钢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来源于陵川电视台)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zx/2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