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交通广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年出生的人,30岁,还算是青年。
青年爱熬夜,青年不吃早餐,青年不爱锻炼……
为什么?青年有年轻的资本,以为大病与己无关。
听说某某人英年早逝,青年会睁大眼睛:“真的呀?怎么会?”然后依然故我:熬夜,不吃早餐,不锻炼。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北京地铁,年仅34岁;
在中国好声音出名的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时只有30岁。
这些大病一般有10至15年的潜伏期,很多40多岁病故的人,正是30多岁时开始累积的。
中国有句老话:“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果把生大病当做“南墙”的话,恐怕“撞上南墙悔也迟”。
30岁,要开始防病了!
对身体的保养,30岁也该开始了!人过30,身体各大部件都开始走下坡路。30到60岁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距越拉越大。到60岁时,几乎不可相比并论了——有的精神矍铄,有的已然过世。
所以,防病趁年轻!年以前出生的人,都该看看!
年以前出生的人别让自己太累了!
30岁正是辛苦打拼的时候,这时候一定更要爱惜健康。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脂肪肝,甚至发展为胃癌、结肠癌等:
有了健康不一定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肯定没了一切。
年以前出生的人不少人耳朵变老了
记者曾用一款“测试耳朵年龄”的手机应用软件,对10位同事(25岁~35岁)进行了简单的测试,结果平均30岁不到的年纪,耳朵的“年龄”却普遍都超过了40岁,有的甚至超过了50岁,仅有一人勉强过关。尤其是喜欢用耳机听歌的人,更是重灾区。
在3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间,人们的耳朵是很享受的,无论是人们打招呼的声音,还是鸟叫马车的声音都不是很大。
但现在城市里的声音越来越嘈杂,呼啸而过的高铁、飞机、地铁,随身听里的音乐等人类加工出来的声音让耳朵前所未有的忙碌,让耳朵未老先衰,而在嘈杂环境里听音乐、打电话是最伤听力的行为。
在地铁里看到有人用耳机听音乐、打电话,劝他们把声音调小一些吧,因为太伤耳朵了。嘈杂的地铁车厢中的噪音可达到80分贝以上,85分贝以上就属于伤害听力的噪音了。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听清楚音乐或手机里的通话声,一般都要把手机音量调高,达到分贝左右。保护耳朵的第一步,就是摘掉耳塞、少用耳机。
年以前出生的人你紧张,血管也紧张
不要以为心血管病还是老年病,很多年轻人血管已经老了,高血压发病也越来越年轻,30岁~60岁的高血压患者达到全部发病人群的2/3,由于高血压原因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在中青年里面,又占到2/3。
工作生活压力大,你紧张,血管也紧张,结果心率加快,血压也升高,长期下去,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将大幅增加。医院搞明白自己的心血管年龄,别让血管比实际年龄还要老。
年以前出生且长期处于过劳状态的人,体检时最好加查一个大血管彩超,包括颈动脉、股动脉和股静脉,可以及时筛查粥样斑块阻塞。
年以前出生的人肌肉也开始萎缩了
人的肌肉在20岁至30岁之间会达到一个巅峰,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肌肉是有棱有角的,但是一过了30岁,肌肉每年就会以1%的速度减少。
肌肉重量的减少会导致糖代谢和脂代谢的能力下降,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也可能是年轻时肌肉没有攒够。
我们都知道肌肉如果不运动就会萎缩,所以能动就多动动吧,肌肉锻炼好,可以帮助你抵御慢性病入侵。最好多做做针对性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背桥、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等都是经典动作。
温馨提示点击本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