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是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是家藏必备书籍。
一款文化旅游产品——简明本《康熙字典》在皇城相府一炮走红,场面火爆,远超预期。
宽11厘米、长18厘米、厚3.5厘米!这么小尺寸的《康熙字典》您见过吗?
国庆长假第一天,在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内,一本“袖珍型”版本的《康熙字典》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许多游客纷纷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收藏。
说起《康熙字典》的历史,就绕不开皇城相府的主人陈廷敬!
《康熙字典》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年),成书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年),历时六年完成。字典采用个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全书分为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汉字多个。
《康熙字典》集历代字书、韵书之大成,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被誉为“体例精密,考证赅洽,诚字学之源薮,艺苑之津梁”(王引之语)。
但由于古籍浩瀚、时间紧迫、手段有限,字典中也出现了一些错字、重字、错音和引文错误。
清道光七年(年),著名学者王引之奉旨校勘,历时四年,共订正了书中错误条;
清光绪五年(),日本学者渡部温对《康熙字典》进行考订,经过七年,订误多条,刊成《订正康熙字典》;
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历时一年专门订正了《康熙字典》音读方面的错误多条,完成了《康熙字典音读订误》一书;
近年来,广大文字工作者又对《康熙字典》进行了大量的标点、勘误、校订和增补工作,出版了多种“标点本”、“点校本”、“现代本”、“修订本”;
《康熙字典》成书以来影响巨大,以至于家藏《康熙字典》成为读书人之标志。但由于《康熙字典》采用反切和直音为汉字注音,内容上保留了大量的考证、辨伪、例句等文字,使现代读者特别是青年人在使用中颇感不便。
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本简明易懂的《康熙字典》,在晋城市文化局统筹下,史福祯、李耀华组织一批学者,历经四年时间,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各种新版本,对《康熙字典》进行了重新编排,删除了反切、直音、出处、例句、考证、辨伪等文字,加注了汉语拼音,附注了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编辑了这本简明版《康熙字典》,为大家阅读和使用古籍提供了一本更为便捷的工具。
为了尽可能地给大家提供使用上的方便,在不改变整体风貌和体例的前提下,作者对原字典进行了一些必要、恰当的整理工作。
历史上《康熙字典》多次翻刻、翻印,版本极多,发行量巨大。自古以来是读书人的必备书籍。
为出版这部简明易懂的“袖珍型”《康熙字典》,晋城市华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历时四年时间,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康熙字典》进行了重新编排,删除了反切、直音、出处、例句、考证、辨伪等文字,加注了汉语拼音,附注了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为广大群众出版了一本简明、实用、高端、大气的工具用书。
目前,第一次印刷的简明版《康熙字典》已订购一半。应广大读者需求,华纳公司正在研究开发简明本《康熙字典》学生版、珍藏版、大字版、礼品版、真草隶篆书法版等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10月1日,从广东来皇城相府旅游的潘女士,听说皇城相府要签名售字典。于是,她一大早就守在售书处,成为首版《康熙字典》的第一位购书的读者。
一位老人买到字典后说,我在皇城相府就买了这一件东西,就它最值。许多小游客拖着父母要求买字典,并高兴地合影留念。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李吉毅
编辑:李吉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