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给了下级阶层一个明确点上升通道,取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是非常大的一项进步举措,对培养和使用人才,对社会稳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算上各个时期的府、县方志中的名录,对进士的记载错漏较多,即使以考据见长的光绪《山西通志》(以下简称《通志》)也出现了不少纰漏,如元代仁宗之前并无科举考试,《通志》却列有进士10余人。我不想更没能力考据什么,只是随便跟大家探讨一下潞泽两府历来的教育水平之间,确有差距。到如今,我们对教育的态度,究竟有没有,有多大差距呢?
长治晋城历代科举人数对比图(隋唐宋金元明清及总数)
隋朝虽然首创科举,但是因存续时间较短,山西人还没来得及好好考试发挥,就灭亡了,所以隋朝期间,山西只出过俩进士,平阳府和太原府各一。到了唐朝,虽然唐以太原龙兴,但是终唐一代,山西也仅有人中了进士。唐朝期间,潞泽的进士很少,潞州仅壶关一县有进士6人,其余皆没。而泽州共有9人,除了沁水之外其余各县都出过至少一个进士。
北宋时山西地区,“为京室之夹辅”,是国之屏障。其地下辖:四府(太原府、隆德府即潞州、平阳府即晋州、河中府),十三州,八军,九十二县。山西共有名进士。除平阳府外,进士人数都在10人以上,而以泽州最多,为33人,而北部沿边各州大部分无进士分布,除岚州有5人,代州6人和威胜军4人,忻州有1人外,山西北部沿边各州(军),在北宋年历史上,没有一名进士。潞州隆德府府治下进士9人,襄垣3人,屯留1人,共13人。威胜军治下铜鞮县(沁县)1人,武乡3人,共4人。泽州晋城县14人沁水3人高平6人,阳城3人,陵川7人共计33人。泽州治下5个县均有进士出现,又晋城考中最多,被称之为“科第一时蔚起,以文与字名者甚众”。这一时期,在群山夹杂着漳沁河流的长治盆地和泽州盆地有着肥沃的土地和水源,人口众多,农耕发达,经济社会文化都非常繁盛,也逐步形成了较好的教育氛围。
金代建国年,虽然短暂,但是历九朝共开科41次,山西进士人。除金太祖、哀宗两朝没有举行科考之外,其余七朝均有科考。山西进士人数占金代进士总数人的5.7%。其中,晋东南是农商业发达、文人聚集的地方,共有进士家族6个,分布在潞州、泽州。元好问对这一地区的好学之风曾有过描述:“文治既洽,乡校、家塾弦诵之音相闻,上党、高平之间,士或带经而锄,有不待风厉而乐为之者,化民成俗,概见于此。”晋东南建有州学9所,仅次于晋西南地区。长子县有建于宋靖康年间的雄山书院,潞州唯一的进士家族便是出于长子。泽州进士家族多集中在高平、陵川两地。金代陵川有著名的郝氏家族,郝经及其祖上七人,皆“治经历学,教授州闾,有声张彻,郝氏亦大”。元好问求学于陵川,拜郝天挺门下。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之下,陵川成为著名的状元之乡亦不是为奇。
元代可以完全确定的山西进士,共有38名。其中平阳路27名,占全省进士人数的70%,数量十分可观。进士数量以直辖县最多,共8名,是进士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潞州、泽州、绛州也是进士分布较多的地区,分别有7人、4人、4人。
其时,潞、泽二州气候偏冷,农业生产有限,“冬令常侵于春秋之半,甚有入秋即霜,盛夏而雹者……是以岁惟一熟。”粮食多由异地转运,“太行片石,带土无多,麦菽瓜壶,半仰给河内。”高大的太行山脉,也使得这里的交通比较闭塞。“太行起于河南之济源。迤逦东北,延袤千里……西入山西泽、潞二府……亘绝东西,天井、羊肠为道路险阨。”该地区进士人数却较多,潞州7名,泽州4名,属于进士密度较大的地区。
明代山西进士总数比前几代进士的总和还要高出很多,其实主要和元末明初的人口结构关系密不可分。元末农民起义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消失,而山西一直超然物外,最终在明朝建立的初期,总人口达到多万,比北京河南人口之和还多出25万,随即出现了上一篇讲到的人口迁徙,但山西也同时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温床。经过比较,取较为可靠的数据,山西进士中,潞安府有78人,泽州有人,沁州18人分别占山西进士人数比例7%,11.33%,1.62%。潞安府有学校9所,泽州有6所,沁州有3所。
到了清代的记录愈发详尽了,自顺治三年到光绪三十年历9朝,开科,取进士名。其中,山西进士名,占总人数的5%左右。
不算沁州的话,潞安府有进士52名,泽州府有进士名。分别占山西的3.69%和9.37%。但是对比泽州府有5个县,11个府、县学书院,潞安府则有7个县,16个书院,泽潞分别占山西学校总数的5.58%和8.12%,教学质量的差距可见一斑。
翻阅历史,可以看到最初的时候,潞泽相差不大,然而随着对教育的投资和重视程度的不断变化,长治与晋城虽然地理位置上相隔不远,甚至曾经合为一家,但这方面却是被人家远远拉开,即便是当代,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揭秘:长治小区停暖,送暖不热的背后
长治单双限号,我说我的看法,你可以来吐槽
从因为3块钱扇老人的长治御景佳园的“泼妇”说起(完整版视频)
冲突的背后——长治长钢的这十多年(一文全知道)
长治,请还我一个南广场!——关于南广场再次被圈禁的思考
警惕长治“国际文化美食节”,被新乡轰出来的“美食节”真相!
若批评不自由
则赞美无意义
欢迎大家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