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高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风起潮涌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1-5-3

积极探索“”工作路径

  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高平市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初步形成“市乡村三级网络,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卫生健康五大平台,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八支主力志愿服务队伍,农耕体验、非遗传承、古建文保、红色基因、家风家训、现代科技、健康体育、道德法治八类特色实践基地”具有高平特色的“”文明实践路径,走在了全省前列,深化拓展了城乡文明实践,有力地助推了文明创建和乡村振兴工作,文明实践的巨轮在丹河两岸跃然起航。

高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党建引领构建文明实践三级网络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的领导是根本。高平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文明实践,党建引领作保障。高平市组织专班赴阳城、长治、长子等地参观学习,开展专题调研,出台了《高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中心正副主任,市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确定了“建立三级体系、打造五大平台、组建八支队伍、用好八类基地”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党建引领、领导包联乡镇、定期研究、一线推进等工作制度,压实市乡村三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

  三级网络,乘风借势夯基础。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立足原有的“三馆三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及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建起高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了1+12的叠加效应。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同向发力,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场所,因地制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构建起覆盖市乡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甲镇理论宣讲现场

活动惠民筑就五大文明实践平台

  文明实践工作的运行,离不开高效顺畅的服务平台。高平市打破条条块块束缚,把原有的文化、科技、卫生、司法等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和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

  理论宣讲引航向。利用市委党校、党员电教中心、城乡道德讲堂等资源,用“乡言乡语”讲好“党言党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易懂、深入民心。从事党建组织工作30年的陈玉峰退而不休,用群众话语讲政策说理论润泽百姓心田,被誉为“30年陈”。

     教育服务育新人。整合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资源,以课外活动、劳动实践等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青少年活动中心通过平台招募心理辅导志愿服务者40余名,开展培训和疏导活动,今年已达余人次。

     文化服务润心灵。整合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等资源,积极推出有主题、有灵魂、有魅力的文化活动,滋养群众心灵。在“书香高平”建设活动中,市委书记亲自推荐书籍,倡导全民阅读,读书热潮城乡迭起。

     科技科普助发展。整合农村科技创新室、科技信息站等资源,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素养。经过科技进乡村,野川镇韩家庄村推广科学种植玉露香梨,产品畅销上海、广州等市场,科技服务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帮手”。

     卫生健康保安康。整合城乡卫生服务中心、健身活动广场等资源,宣传健康科学知识,传授健身方法,使健康生活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通过市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探索5G智慧医疗,让乡村群众就近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

     高平市立足五大平台,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结合农时节庆,先后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宣讲活动余场次,送戏下乡场,送文艺下乡68场,编印文明实践读本余册,服务群众20万余人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乡村、机关、学校等各类示范点42个,医院、苏庄村入选省级示范点。深入实施“德行高平”创建活动,先后涌现出“高平好人”名、“文明家庭”49户,晋城市级道德模范77人、省级道德模范12人,国家级道德模范7人。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创成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晋城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单位等典型95个,全市创评“十星级文明户”挂牌达20%,文明新风遍布城乡。

南城街在龙欣社区开展理论宣讲

志愿服务打造八支文明实践队伍

  高平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召之即来用在常态”的理念,精心组建文明实践队伍。   整合梳理强队伍。整合党政机关等各种资源,按照“1+8+N”的架构,组建了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大志愿服务支队,成立了“红十字”、清云救援、“爱在身边”等特色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有支队伍、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广大城乡。   突出主题创品牌。“文明交通劝导”“包街清洁维护秩序”“联点共建文明社区”“抗击疫情志愿先行”“爱卫同行文明共建”等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温暖。清云慈善志愿服务队足迹远至四川抗震救灾,近到沁源山林救火;“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常年奔波在城乡,广布自救急救知识,受到中央、省级表彰,感召世人奉献友爱。   “爱心超市”聚人气。为关爱激励广大志愿者,开设了“爱心超市”,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首批新红旗、新天地、工商银行“爱心超市”9月30日正式启用,寺庄、三甲等五个乡镇率先开办了“爱心超市”,康养福地卧龙湾、研学基地寻梦沟北等旅游景区实现了积分兑换门票,让志愿者得到应有的嘉奖礼遇,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运用网络架天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平台与融媒体中心有机融合,群众有需求时,只要通过“今日高平”APP中文明实践专栏“有需求你说话”栏目,就可及时得到回应。通过“群众点——平台派——志愿者接——群众评”的服务,文明实践成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九月份以来,共开展招募志愿服务活动余次。   策划项目领风尚。为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品位,我们组织业务骨干,认真进行项目设计,初步推出《法律生活与你我》《身心健康阳光成长》《清云奉献四季义剪》等宣传、服务项目,让文明实践活动逐步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

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尚

以文化人建设八类文明实践特色基地

  高平市把文明实践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悉心打造了农耕体验、红色基因、家风家训、道德法治、现代科技、非遗传承、古建文保、健康体育等8类实践基地。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农耕体验、非遗传承、古建文保类实践基地,亲身感受神农炎帝农耕文化,了解潞绸织造技艺,欣赏刺绣、剪纸乃至壁画雕塑、上党梆子戏曲等文化之美,唤起关心保护和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羊头山炎帝陵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国家非遗潞绸制品、凤林刺绣产品先后走进首都北京受到青睐;山西三宝之一的珐华工艺再现,增添了长平儿女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底气。   继承发扬革命文化。在红色基因、家风家训类实践基地,群众重温红色记忆、感悟先辈初心,传承优良政风家风,弘扬社会正能量。高平长江支队纪念园、瓦窑头革命纪念馆等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切体验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崇高追求,珍爱好生活、奋进新时代;河西苏庄贾家八条训诫融入新时代,成为村民信守的村规民约,涵养文明乡风。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在现代科技、健康体育、道德法治类实践基地,人们能够感受大数据的神奇魅力、领悟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认知道德的崇高与法治的公平。兴高焦化大数据中心、供电科技模拟基地、卫生防疫科普健康教育、廉政教育等基地,不断完善服务方式,提供优质内容,吸引群众走进基地,自觉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热潮中来。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远航正当时。高平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抓当前、管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文明实践品牌,让文明实践在长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晋城新闻网■编辑: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

热文推荐

■我市20个村入选晋城市年“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喜报!晋城市首届旅游目的地导游精英对抗赛冠军花落我市~■高平市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隐患排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