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采用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透水铺装以及蓄水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自然净化、自然渗透的水生态循环方式,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城市内涝、城市黑臭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大雨水利用,提升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平。
一、规划目标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5%以上的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
二、规划范围
为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同时兼顾雨水汇水区及周边生态格局的完整性规划区范围,总面积为.69平方公里,北起莒山,南至大箕,西起伊侯山,东至丹河。
三、规划期限
考虑长远发展需求,本次规划确定的重点规划期限与长远控制期限,重点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期限一致,长远控制期限至年。
重点规划期限:~年
长远控制期限:~年
四、中心城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
1、海绵城市空间格局建设
打造“青山环城、曲水营城”的田园城市
生态空间格局:“绿环绕全城、绿地通八方”
绿环:指环城生态圈,是环晋城中心城市的绿色基底与自然本底,构成“三环一体”的新晋城的生命之环
绿带:指穿越中心城市各个片区的河流水系,是保证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廊道,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支撑。
晋城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图
2、海绵城市功能区划
通过相关分析,将规划区地域空间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海绵生态涵养区、海绵生态缓冲区、海绵生态提升区、海绵功能强化区、海绵功能优化区、海绵远期控制区。
晋城海绵城市建设功能分区图
五、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
晋城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区初步选择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以及雨水调蓄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六、公示期
-10-16至-11-24,30个工作日
这样“史诗级”的大工程,小编满怀期待哦~
来源:晋城市规划局
编辑:晋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