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沁水祝大家新年快乐
脱贫攻坚第一仗
——年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雪霁初晴,胡底乡樊庄村五保户张圭女家里一片温暖,绿草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陈慧芳带着工作人员来到家里,为老人送上元慰问金和米面油。老人高兴地说:“好!好!好!”作为扎根胡底的一家农业企业,绿草地在全乡的脱贫攻坚中积极担当,与樊庄村10户20口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对子,有能力的可以到企业下属的养羊合作社务工,没有劳动能力的,公司根据运营情况,每年每人予以不少于元的慰问金以及生活必需品。“我们村的整体脱贫没有问题!”村委主任樊建龙信心满满。
贫困户满意、村长自信,在料峭寒冬里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的首战之年。但凡攻坚之战,首战极为关键,关乎士气信心,关乎百姓信任。攻坚一年,首战告捷,我县12个省级贫困村的户人实现脱贫,分别完成计划的%和.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21.64%。
开局就是决战——立军令状、签责任书,县乡村三级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
“年摘帽,年全部脱贫。”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原光辉代表县委作出庄严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越是攻坚硬仗,越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具体要求,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2月26日召开的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建立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行业各负其责、乡村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向各乡镇颁发了《脱贫攻坚责任书》。
县四班子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端氏镇必底村是县委书记原光辉的联系点,作为全县脱贫攻坚领导组组长,原光辉在统筹全县攻坚硬仗的繁重工作中,十分牵挂必底村的困难群众。11月10日和15日,他两次到必底村密集调研,10日通过座谈找问题,15日带领县直有关部门领导现场办公解难题。养猪场开建了、河坝广场修好了、危房改造完成了。“我们再不使劲把日子过好,对不起书记的惦记呀!”66岁的困难户史潞阳满怀信心。10月8日,国庆假期结束第一天,县长侯贵宝就来到联系点胡底乡贾寨村,与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共同探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新思路。28日,侯贵宝再次来到贾寨村,并深入招商引资项目绿草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对他们的脱贫思路和举措给予充分肯定。
乡镇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新一届乡镇党政班子能否胜任?县委组织部为了挑选“精兵良将”,及早谋划,出台了《选好用好管好干部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重人品、重担当、重公论、重业绩”导向,按照“2+8”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乡镇换届,锻造了一支勇于担当、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中村镇实施“扶贫+旅游”战略,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党委书记田玉珍和镇长田忠胜冒着寒风和群众吃在一线、干在一线;为了让杜仲种植项目落户山泽村,端氏镇党委书记常志峰和镇长李鑫杰亲自带队,多次到山东贝隆公司实地考察。作为固县乡易地搬迁负责人的副乡长马军杰,深知工作之难,但他从不气馁,他说:“有时会感到无助,但是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第一书记也在攻坚一线默默奉献。在土沃乡上沃泉村,县卫计局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新建大棚50栋,吸收贫困户13户37口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免费义诊,贫困户苏锁勤因脑梗至瘫,治疗花费很大,卫计局党员干部纷纷献爱心,捐款元。胡底乡前岭村村委委员王香花,致富不忘本,开办“石磨坊”合作社,以高于市场10%——20%的价格向27户贫困户收购小杂粮,把小作坊做成了扶贫帮困的大文章。樊村河乡景村村第一书记侯奇奇,以年轻人敢闯敢干的精神,让贫困户和晋城银行攀上了亲戚,、小城e站,搭上网络快车的景村村,在脱贫的路上越走越快。
精准关乎成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深入推进,对象更准、路径更明
全面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摸清底数“扶真贫”。为了确保不落一人,扶贫办、各乡镇、各村加班加点连轴转,及时对账贫困人口信息,脱贫销号、返贫挂号。经过对、两个年度的脱贫和年核查整改及动态调整,共脱贫户人,自然增减减少86户人,出列户人,新进29户93人,新识别户人,全县剩余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我们严把识别关、政策关和退出关,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目前,通过农户申请入户核查、农民评议、公告公示,全县完成户人脱贫,今后我们还有户人的艰巨任务。”扶贫办主任胡屹立的脑子里有一本清晰明了的账本。
按照精准脱贫“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我县创新脱贫攻坚机制,在脱贫攻坚领导组下,成立8个攻坚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准施策,八大脱贫攻坚工程全面推进。
在产业脱贫攻坚工程中,全年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个,总投资1.48亿元,17个省级贫困村集体收入破“零”,5大农业龙头企业吸引余贫困户脱贫,56家合作社带动户人脱贫增收,蔬菜、肉鸡、肉羊、养蜂、食用菌五大产业带动全县0余贫困农户户均年增收元以上。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我县共规划柿庄镇、固县乡、胡底乡、张村乡、山水和园限价房、桃园限价房六个项目,共可安置户人。目前,限价房安置点已建成户口人的移民住宅,乡镇安置点已全部动工。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教育培训攻坚工程中,我县对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贫困人口实施免除学杂费全覆盖,对名在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职生给予每人每年0元资助,对2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考入二本以上院校的大学新生给予一次性0元学费资助,扶贫培训人。
《林业精准扶贫攻坚推行购买式造林实施办法》、《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的指导意见》、《精准聘用贫困人员实施森林管护指导意见》,一个方案两个意见让生态补偿有章可循。大尖山林场聘用龙港、郑庄、樊村河三个乡镇24名贫困户劳动力为护林员,24名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今年,在1.07万亩造林工程中,覆盖贫困农户户,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在社会兜底保障方面,我县坚持牢牢兜住无劳动能力贫困人群脱贫这条底线,多措并举,确保网底不破。民政部门出台《沁水县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的实施方案》,低保标准增加元;县财政投资万元,在新农合政策补偿后,再对县域内县乡两级住院补偿和县域外32种重特大疾病住院医疗费用提高5%;在养老保险上,对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并将五保、低保和重残人员列入政府代缴范围,进一步为贫困人口提供保障。
基础设施不健全是攻坚的瓶颈难题,今年,我县坚持问题导向,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快速消除基础设施瓶颈、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交通部门投资万元改善贫困村道路交通,水利部门投资.9万元改善贫困村饮水条件,文化部门实施数字电视转换、文艺广播讯息平台、乡村文化记忆和图书数字阅览普惠工程,电力部门投资万元,为光伏扶贫打好前站,卫生部门投资.1万元群众改善就医环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在驻村帮扶攻坚工程中,全县抽调个单位的名机关干部组成个驻村工作队,形成了机关单位驻村扶贫和市、县54名第一书记定点扶贫三支力量,并动员全县近万名党员干部“结穷亲”,使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2月20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军明再次来到固县村西湾,一进屋贫困户武有顿就握住他的手激动的说:“你们送的化肥派上了用场,一亩地今年收入了不少,再加上你们平时的照顾,生活好多了”。
社会企业也踊跃承担起了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今年我县社会企业共安排建档贫困户8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1.5万余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企业的热情很高,我们就结合企业实际,把全乡的贫困户进行合理分片分流,让企业和贫困户结成对子。”胡底乡副乡长韩凯飞介绍说。
创新增添动力——扶贫资金和项目基层做主,效率更高、动力更强
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是提高脱贫攻坚战斗力的利器。
政策不断加力。《沁水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沁水县贫困村产业扶持项目实施办法》、《沁水县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年实施方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办法》……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逐步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武器弹药”。县农信联社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小微企业+贫困户就业”的模式,一次性为鑫伟精铸公司投放扶贫再贷款万元,带动周边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县人行出台了《沁水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沁水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规划(-年)》,促进信用与信贷的联动,金融机构以“富民贷”、“强农贷”等形式,共发放小额贷款笔、万元,带动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改革激发活力。为将有限的扶贫之水浇到穷根上,我县首先做活“钱”的文章,拿出“新方案”——《沁水县整合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今年我县各项扶贫投入达到3.64亿元,其中行业扶贫投资0.76亿元,社会扶贫投入0.12亿元,百企千村投资2.5亿元,专项扶贫资金1.28亿元,打破了“撒胡椒面”和“打酱油钱不能买醋”的困局,实现了扶贫资金“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给脱贫攻坚注入了“一池活水”。
压力变动力。“我们乡的贫困发生率全县最高,压力很大。”土沃乡脱贫攻坚领导组副组长董秀萍的办公室里,有各村的脱贫进度图表,“每当我看到图表上有一点进展时,干劲就更足了。”今年8月份,我县28个省级贫困村和54个20户以上的低收入村全部开展挂图作战,通过图表的形式,将脱贫攻坚的组织架构,贫困村概况、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脱贫规划、脱贫责任等攻坚“作战图”全部上墙。为了确保帮扶工作责任落细落小落实,县委组织部推行了“一状一册五制”管理模式,与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签订责任状,发放工作手册,实行联席会议制、包村责任制度、工作通报制度、约谈制度和工作队员召回制度。12月下旬,我县组织督察组深入各贫困村开展督查,在入户调查中,一声声“满意”道出了群众的信任。南阳村的王鑫荣老人说:“督察组问的东西很多,能够感受到驻村干部的压力。你看,咱们的大棚修起来了,他们确实出了力、流了汗。现在形势大好,动力更足了,就想着和他们一起甩开膀子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关键的是看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从靠天吃饭、靠扶脱贫,到现在靠产业脱贫、靠勤劳增收,攻坚首战战果喜人。年摘帽,任务更艰巨,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用好首胜之势,上下齐心,全歼“贫魔”,不断夺取脱贫攻坚硬仗的新胜利。
这事你咋看?可在右下角:写留言
各位微友:小编建了一个群,每天发布一些便民信息,需要招聘,征婚、出租、求助、拼车等信息的微友们!加小编,我邀请你加入。
请加小编
长按
↓↓↓↓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癜风该如何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