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太炸裂山西这座地级市遍地是宝中国自驾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5/1/22

-这是自驾地理的第篇原创主文-

近日,国内首款3A大作《黑神话:悟空》爆火海内外,独占27个取景地的山西,凭借璀璨的中国古建强势出圈。

游戏场景

“悟空一棒,三晋名扬”,山西,简称“晋”,在其下辖的11个地级市中,唯有晋城与之“同名”。

晋城之“晋”由何而来,泼天富贵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壹、风拂晋城五千年

当你翻开中国地图,在华北平原西部会看到一片“线条流畅的树叶”,那便是山西。

山西山川地理图,制图

《中国自驾地理》

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恒山在此筑起,东西南北四围“城墙”,小型山岭则在中部,分隔出七大相对独立的盆地。

外有黄河为险、内有高山为固,进可攻、退可守,此为“表里山河”。

太行山,图源

Veer图库

在太行以西、太岳以东的晋东南地区,有一片天然开阔的山间高地,古人言“地极高,与天为党”,称此地为上党。

上党高地之中,北部为漳水冲积而成的长治盆地,南部为沁河、丹河,冲击而成的晋城盆地。

泽州丹河大桥,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石拱桥,摄影

老马先生

多年前,尧、舜、禹汇聚晋南,划分天下最早的九州,晋城即位于古冀州的范围内。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片土地从不缺少传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都在此发生。

(相传远古时期,神农炎帝在上党地区羊头山一带活动,教民耕种,尝百草以疗疾,开创了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图为晋城高平炎帝陵/摄影

宗刚)

多年前,叔虞(周武王姬发之子)受封唐地,其子燮(xiè)父继位后,迁都于晋水之阳,改国号为晋,自此晋国登上历史舞台。

不断扩张并先后建立了泫氏(高平)、端氏(沁水)、濩(hù)泽(阳城)、高都(城区及周边一带)四座城邑,基本奠定了如今晋城的雏形。

晋城的落日,摄影

老马先生

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末任晋君晋静公被废为庶人,在端氏、屯留(今长治屯留),两地间辗转漂泊数年,最终也被杀灭。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晋城地区规模不断扩大,秦设高都县、东晋设建兴郡,北魏改建州、隋唐改泽州,此后至民国三年(年)才废泽州府,改州治凤台县为晋城县。

再后来便是年升为县级市,年升为地级市了。

晋城博物馆里的可爱“小人”

走过几千年岁月的晋城,随手抓一把泥土,都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并且由于地形相对封闭,较少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黄土高原干燥少雨的气候,又使古建筑中的木结构不易受潮腐烂,独享一片人间净土。

(山西省,唐至元木构建筑分布统计图,图源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年第1期李明涛绘)

被称为“古建博物馆”的晋城,坐拥72处全国文保单位,全国排名第4,现存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占全国同类建筑的1/3……

特别是高平、泽州、陵川,更被历史文化学者刘勇称为“古建金三角”,独占52处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

晋城小寨玫瑰圣母堂

在那个古中国世俗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古建金三角”得以蓬勃兴起,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的影响,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

贰、浑然同体之艺术

“山河表里”的山西虽因地形相对封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交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此地教育并不发达,直到北宋治平年间,程颢来到晋城任县令,才开启了晋城崇文重儒之先河。

“二程”:程颢(左)、程颐(右)

程颢认为“欲治晋先兴文”,倾尽所有积蓄建成了晋城有史以来第一所官办书院——程颢书院,并推动建成了72所乡校与数十所社学。

他白天当县长,晚上当校长,通过书院、乡学,将其“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理学思想广泛传播。

(山西传统戏剧上党梆子《程颢书院》,以晋城古书院为背景,讲述了程颢任晋城县令期间的历史故事。)

这种以人为中心并对万物怀有真切关怀的思想,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一时间民风巨变,人人读书,家家向善,黄庭坚的叔父黄廉到晋城考察时赞誉道:“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年为程颢诞辰周年与程颐诞辰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个性化邮票《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图源

中国集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昌盛少不了财富的积累,天赐的煤炭资源,让这里自古便成为重要的兵器冶炼中心。

战国时煤铁业就已在泽州大地处处开花,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大阳镇,北宋至明清,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极为鼎盛。

(山西地质博物馆门口摆放的镇馆之宝之一:一块产自晋城市、重约3.6吨的兰花炭。图源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纪录片《泽商》)

仅阳城一个县的产铁量就坐拥全国第一,还有了“泽州产铁贱于泥”的说法。

直至今天的沁河沿岸仍遍布着众多“铁山”遗迹,鎏金碎玉的打铁花习俗也是源于煤铁之乡晋城。

煤炭创造的巨额财富与程颢的开化之功,不仅使泽州儒商之风盛行,更激发了百技发展,催生出技艺高超的工匠群体——九头十八匠。

在儒士的积极参与下,“一种将自然、建筑、神灵与人情浑然融一的建筑样式开始在泽州大地盛行”。

《黑神话》中对晋城古建的精准还原,下图分别为二十八星宿之亢金龙、室火猪。

古人将星宿人性化并各自赋予一只小兽,创造出了堪称“海内孤品”的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造型生动、栩栩如生,遥远的天文与咫尺人间,顷刻间产生了联结。

(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图源

晋城文旅)

高平铁佛寺中的27尊造像,运用“以铁为骨”的塑形工艺,呈现出少有的轮廓张扬、表情夸张的彩塑造型。

PS:铁佛寺长期不开放,为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目前采取“有限式开放”,限时限流,每日最大预约人数人。

铁佛寺彩塑

青莲寺(分为上下寺),以“文青莲,武少林”享誉中土,拥有全国仅存三处的唐代寺观塑像之一(另外两处是佛光寺与南禅寺)。

以及群山拱翠的西溪二仙庙等等,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泼天的富贵,晋城值得!

(风水绝佳的青莲寺)

叁、晋城恭迎天命人

据数据显示,《黑神话·悟空》仅上线2天,晋城旅游搜索热度上涨了63%,取景地门票销量暴涨3倍!

而当你跟着游戏打卡完同款古建(玉皇庙、铁佛寺、青莲寺、二仙庙),关于晋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先前我们曾做过一条“寻宝晋城”的活动线路,制图

《中国自驾地理》)

皇城相府,一座城堡式官宅建筑群,为康熙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皇城相府,摄影

老马先生

湘峪古堡,中国北方防御型堡寨聚落的典型代表,被古建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

湘峪古堡,摄影

老马先生

小南村二仙庙,殿内“天宫楼阁”神龛,乃是罕见的宋代小木作原物,楼阁内塑有乐氏二仙及侍女群像为宋塑中的佳作。

二仙庙里的“光影魔法”

泽州岱庙,一座“北雄南秀”的园林式皇家级祭祀庙宇,是除泰山以外的唯一一座岱庙,山门外两座断臂石狮,被村里人戏称为“断臂维纳狮”。

泽州岱庙,摄影

老马先生

高平开化寺,凭借我国现存唯一的北宋大型寺观壁画《清凉兰若图》,吸引了八方来客。

开化寺壁画

古建之外的晋城,更坐拥八百里太行的灵魂所在,位于南太行主峰的王莽岭,最高海拔余米,云海日出、奇峰松涛美不胜收。

正所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王莽岭

周边村民更凭借着最原始的工具,艰苦奋斗几十年,在王莽岭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令西方人叹为观止的锡崖沟挂壁公路与昆山挂壁公路。

行驶在挂壁公路上,摄影

北房赵军

前几天刚结束的“知行山西”自驾沙龙活动,队员们在锡崖沟合影留念

你还可以驶上“太行一号”公路,从晋城出发继续深入太行,前往长治、晋中、阳泉等地,解锁山西最具体验感的休闲穿越,这一次万事俱备,东风已至,只待各位“天命人”,踏上“取经之路”!

太行一号公路,摄影

北房赵军

一号公路“云端咖啡”

“知行山西”线路示意图。第一期活动已结束,下一期时间待定,感兴趣的朋友私信留言了解最新消息。制图

《中国自驾地理》

五千年很远,山西很近,巡礼中国古建的第一站,就从晋城开始吧!

参考资料:

1.《在山西晋城,凑不齐四个人不能出门吗?》潇湘水冷/国家人文历史

2.《大地上的山西》姜剑波/秘境书房团队

2.《简称为“晋”的山西又为何会单独有一座城市叫“晋城”?》王聪/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来源:中国自驾地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22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