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醉美乡村“开办
经过激烈的角追
泽州的这五个村
在50个村中脱颖而出!
6月20日,泽州县“醉美乡村”评选专家团实地考察正式拉开序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5位资深评委率先深入金村镇水北村、东六庄村,高都镇东刘庄村、善获村、泊南村等5个候选村进行实地考察。
每个候选村都做了相应的准备,不仅制作了精美的PPT汇报材料,还配有专人负责为专家们做推介、讲解。在他们的陪同下,5位评委老师非常认真地深入到每一处重要考察地点进行实地了解。
此次,考察的5个候选村可谓各具特点和特色,给5位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或有着宜人的优美风景,或有着让人难忘的美食,或有着无以比拟的古建、古庙。
一天下来,5位评委老师不仅对泽州县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料有了深入的了解,更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不少精美的照片。
泽州县“醉美乡村”评选候选村泽州县“醉美乡村”评选候选村金村镇水北村泽州县金村镇水北村距市区东约6公里的丹河北岸,陵沁一级路横贯东西,全村户,余口人,共有村民小组8个,其中古建筑群内居住人口约余人,水北村是一个丹河环绕之内,美丽静雅的村庄,聚集在丹水之阳,为之水北。水北村四周地形独特,东临丹河,紧靠太行,南邻丹水,几度荡漾,西连平川,土沃地广,北依山岗,沟洼叠嶂。
水北村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保存完好的民居院落约70余处,祭祀建筑9处,总建筑面积约平米,现有街巷12条,村内建筑具有典型的晋东南特色,院子以四合楼院为主,房屋多达两串三串院子。楼房多数软装,露明柱,施明暗八仙、猫头滴水、屋顶半圆通瓦,五脊六兽,院内设亭、台、楼、阁。
“功名”人家,更是富丽堂皇,竖旗杆、挂匾额、装建门面。匾额多数为功名、节、孝、贺、寿之类。如李家十八院、冯家院、刘家院等,水北村整体布局呈“枝状”,始建于明末的大街东西横贯整个村子,其他街巷均与其垂直,因巷子两侧集聚同姓族人而分别被命名为“李家巷”、张家巷、赵家谷洞等。水北村以其质朴的风韵和深邃的文化,成为研究明清晋东南文化及建筑的“活化石”,素有太行深麓、汭曲山庄之美誉,年8月,水北村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水北村依托丹河人工湿地公园,大力发展旅游,引导村民创办农家乐,种植土特产,吸引周边市民前来观光旅游,去年泽州古韵在丹河湿地公园举行乡村摄影展。
金村镇东六庄村东六庄村,是移民新区建设示范村,隶属泽州县金村镇,位于市区以东10公里的山区丘陵地带。全村人,耕地亩,由王庄、刘庄、郝窑、疙针庄、钱庄和张庄六个自然村组成。属于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年至今,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全力实施移民并村战略,倾力打造万人农村大社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思路,着力提升村内整体环境,持续加大建设力度,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旗村和市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年起,先后投资余万元,在中心村王庄建起八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楼,完善服务功能,实现水、电、路、暖、气、硬化、绿化、物业化管理的一应俱全。同时,配套建设新区公园,引资修建集餐饮、洗浴、超市、婚庆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中心。逐步实现6个自然村村民向新区搬迁,实现人口、教育、医疗等资源的集聚,形成辐射周边10公里,功能齐全的中心村,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楼房,宽敞的街道,医院,坚固的学校,漂亮的花园。人们可以在文化广场散步,在人民剧场看节目,在农民书屋阅读,老人们也可以在老年的活动中心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东六庄村的支村两委成员11名,党员36人,支部书记王明旦同时也是村委主任。他有思想,有思路,有胆略,有眼光,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村民尊老爱幼,无打架斗殴,无忤逆不孝。可以说,文化建设走在前头。“实施移民并村,倾力打造万人农村大社区。”东六庄村开了个好头。
立足村情谋划,逐步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村里将多方筹资,在原有8栋住宅楼的基础上,新建4栋住宅楼,继续完善东六庄住宅新区的配套服务功能,改善村民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置换等方式,鼓励村民入股,发展规模种植,增加群众收入,努力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东六庄村素斋馆,名声在外,大家不辞远近,到此用餐。吃到的不仅是美餐和健康,更有一份慈悲和爱。“食素,等于放生。”村里的农家乐也以素斋为主,诚邀八方游客,共建美丽乡村。
高都镇东刘庄村千年古村东刘庄是“北宋五才子”、“三晋异才”刘羲叟的故里,刘羲叟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数学家、史学家、易学家和工艺大师。千年以来,东刘庄留下了众多奇异的历史文化传说,盛行于北宋的玉皇古庙也为东刘庄带来了悠久的宗教信仰。如今,古村东刘庄随着亘古历史的变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正在打造集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丹河德泽美境生态园,成为晋城市“全域旅游”路径上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东刘庄位于泽州县高都镇南4公里处,距市区13公里,陵沁一级公路从村南经过。东连交园村,南与金村镇司家掌村交界,西临西刘庄村,北接伏堂村,总面积1.74平方公里。为纪念宋代天文学家刘羲叟、初名刘家庄,后因丹河大水,将村分成东、西两个刘庄和西岭角,该村因位于丹河东岸,故名东刘庄。
东刘庄村名字的得来据说是跟我国宋朝天文学家刘羲叟有关,刘羲叟公元年出生于东刘庄村,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命名为刘庄,后丹河发大水,分为东西刘庄。我村位于丹河东岸,则命名为东刘庄。
古建:玉皇庙、观音堂、菩萨殿、三处古院落
民俗非遗多样:东刘庄庙会、东刘庄高跷队、生太纯手工木雕、群炉流动刀削面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美境”——德泽美境生态园
丹河德泽美境生态园项目位于泽州县高都镇东刘庄,占地面积约亩,总投资约4亿元。生态园整体分为五大片区:综合性生活娱乐服务配套区、丹河湿地生态区、生态农业区、果树基地和区域开发兼生态农业区。打造一个集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同时连片湿地、珏山,与焦作云台山进行战略合作,打造5A级国家旅游区,晋城市气候怡人、冬暖夏凉,夏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0度,泽泰花溪未来将成为百余公里之外河南省避暑的后花园。
高都镇善获村善获村位于高都古镇东5公里处,紧邻陵沁一级路交通便利,全村余人,土地亩,有中心小学一所。
善获村独有的地形地貌和千年牡丹在方圆百里是独一无二的,整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街、古巷保存完好,五个“八卦院”更是晋城之最。
特别是明清古建——土地庙,更是得到了全国史学者和古建专家的一致认可,每年正月十二的传统古庙会“迎神赛社”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善获本地特色的小吃“馋酥”、“油花”更是令游人赞不绝口。
目前,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引导各大媒体洽予宣传,积极组织筹建3处农家庄园。筹建五一“牡丹节”文化旅游活动。
高都镇泊南村泊南村位于高都镇西南,总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南枕兴隆山,北依源泽河,东临行山重镇,西望巴原名郡。长晋高速贯其左,太焦铁路通其右。整个村落建筑合理,绿树浓荫,风景如画;村北新修二公仙观,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富含丰厚的人文底蕴,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几年来,泊南村先后修建了新天地小区、中小学幼儿园、湖滨公园、门楼、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公寓以及综合服务楼等建筑。以“美化、绿化、香花”为目标,在村周围的空地上种植了大片的青草和绿树。绿化了街道、小区和周边环境,绿化率达到40%以上。改善村东废弃的水库,修建了亭台曲桥,取名“盛谐湖”,供村民游闲锻炼。
村北的高岗上,有一仿古建筑群,楼台高轩,蔚为壮观,这就是重修的二仙观。原先的二仙观,距今已有八九百年,后日寇侵华,毁于一旦。年,为弘扬孝道文化,在原址重建,占地多平方米。前院主殿供奉聪敏贤惠的贞泽二仙和孔子殿、老子殿,后院则是佛教释迦摩尼殿,可以说是儒道释三家文化的集合。在二仙观旁还修了一座古朴雅致、翠绿幽篁的金声书落,时邀省市县专家学者入院,导引人们读经诵典、传国学、临碑帖、习书法,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胜地。
现代新型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泊南村文化的新特色,村东有优美的湖滨公园、自由采摘的干果林,是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村北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二仙观、金声书院以及绿色的农业生态园区,是观光旅游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好地方。
泽州如此好风光
引无数评委“竞折腰”
生活在泽州当地的老乡们一定对泽州这片沃土
有更深刻的理解
那么老乡们对于
镶嵌在泽州大地上的这五颗“明珠”有怎样的看法呢?
快来为你看好的村子投一票!
▍内容来源:泽洲旅游
▍图文编辑:壹一
▍商务合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