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太行人家”
第四届山西(晋城)太行山文化旅游节
晋城首届全域旅游嘉年华
系列报道
“说说晋城古堡的故事”文化论坛
说说晋城古堡的故事山西古城堡是民族交融中过渡地带的文化遗存,而晋城古堡,则是其中一朵最为艳丽的奇葩,是我省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万里茶道,是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这条古道,贯穿山西美丽的山水之中,而在这条古道上兴建的古堡大院,都是当年商人们落脚的地方,它们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具有景观价值与美学价值,共同组成丰富多样的山西古城古堡文化。而晋城古堡保存完整,最具有中国北方乡村古堡的特色。
此次论坛中,国家二级摄影师,晋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王林;晋城市文联副主席、资深媒体人谢红俭;皇城相府文化事业中心总监张明霞;山西地方文化研究学者、专栏作家杨平等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晋城古堡的故事,并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晋城古堡的美丽和壮观。
主讲嘉宾王林
主讲嘉宾谢红俭
主讲嘉宾张明霞
主讲嘉宾杨平
论坛中,王林把自己在拍古堡中遇到的故事和感受与大家分享;谢红俭对晋城古堡的研究探索精神令人敬佩;张明霞形象生动地讲述了皇城相府的前生今世;杨平对晋城古堡、山西古堡的保护发出强烈呼吁。几位专家还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山西还没有一个集众家之力打造的全域旅游的案例,是否能把各种古堡串起来,打造山西的古城堡系列,让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如果能结合万里茶道的文化底蕴和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集古堡体验、户外探险、农业生态、峡谷度假、人文教育等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元文化旅游线路,使山西古城堡成为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的保护区,成为贴近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寻梦之地,必定能带动山西全域旅游的发展。
据了解,太行日报晚报版总编王春平从晋城赶来,特别参加了《说说晋城古堡的故事》文化论坛,“论坛中各位讲述晋城古堡的角度和观点都很新颖,如谢红俭老师提出‘打造面向山西的古堡’较有新意,杨平老师的讲述视野较为开阔,让大家对晋城古堡历史的宏观背景有了新的把握。”
知名古建画家连达也来到现场,据小编了解,参展了山西文博会的他,得知27日下午将会举办关于古堡的文化论坛,便早早的到达现场,认真地听取了台上嘉宾的讲述。“论坛时间如果能更长些就好了,真想再多听些不一样的晋城古堡故事。”
在山西等地寻访古建进行手绘的他,对如何讲好晋城古堡有着独到的见解。“讲古堡故事时,应将寺庙包含进去,因为古堡属于民居建筑,和寺庙建筑是不可割裂的。而且晋城很多有名的寺庙具有非常独特的建筑风格,雕刻塑像,宗教信仰等。”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连达老师坦言,“晋城好地方太多,但是走了这么多地方,画了这么多古建,就常常会出现雷同,如果能在民居中穿插一些寺庙就会新颖很多。”
山西文化旅游协作联盟会长田春生表示论坛详细全面地展示了晋城古堡的特点,令人受益匪浅:”晋城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厚,尤其是沁河流域的古堡,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但是如何能将厚重的历史生活化,让游客体验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不仅要吸引山西人,还应多思考吸引更多的外省人,其中古堡开发应当重视起来,原居民要保护,配套设施要完善,招商引资要主动。”田春生会长表示晋城古堡很美,“这是一个大的课题,大有文章可做。”
《三晋都市报——文旅山西》的主编说:“古堡是晋城人的乡愁,我老家在高平,从小就住在那种古老的民居中,对古堡更是有特殊的感情。”
“这次来参加论坛,是想了解古堡的前世今生,在听了老师们的讲解后,我有了新的认识:想要古堡焕发新的生机,需要原居民、学者、旅游专业人士等的共同努力。当地如果尚没有能力开发,应该着重于保护。”
论坛过后,谢红俭携新书《晋城古堡》、杨平携新书《山西国宝之旅》举办了签售会,受到到场观众的赞赏。
本期编辑:上官伟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y/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