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人,本名萧勤俭,隆回县羊古坳乡禾木山人。自少喜欢诗歌文学,当过农民,做过工人,干过编辑,现居云南。年起从事新闻与文学创作,其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不少媒体上刊发转载,《中国诗歌网》对其作品进行专门推介。现为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望云山,女娲补天弄落的一片云女娲补天时弄落的一片云。
从秦岭穿风而来,替始皇寻求不老之药的的方士卢生、侯生,拾起云,掂了掂,顺势一抛,雷鸣电闪之中,邵阳、娄底、怀化三市毗连的隆回境内,云蒸霞蔚出一片山来。
从五岭携雨而来,普渡众生的僧人寿福,抬首一望——山就蓬勃了!闭只眼,山就膨胀出长度宽度了;睁只眼,山就海拔到.5米高度了。以致:风,吹不过去;雨,打不过来;路,伸不出去……惟有云,舒卷自如。
望云山,于是,有了初始乳名——首望山。
首望,是山。守望,是人。
守望,后悔了寿福,成就了卢生。
守望,排斥急功近利。好好的四方八面,在寿福的眼皮底下,不明不白地少了一面!怎么想?都是不通!怎么想?都是不对!后人,总是调侃寿福老人家咋就忘了自个所站的一角呢?其实,是一片云,遮蔽了一角。导致寿福留下话柄去了南山、崀山隔壁。也许:“立竿见影,立地成佛”,就是寿福的信奉。因此,寿福的辈份,也就停留在“寿佛爷爷”这个层面。寿福修成寿佛!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守望,需要爱心、恒心,需要毅力、定力。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是视角的偏离与差异。卢生,是真人;去了武岗云山的候生也是。“望云山上望云山,云山在望”。两生相守相望,一唱一和,不离不弃——
望云山上望云山,山在云中云在山;山外山岚山不见,但从云里生云山。
云山山望望云山,望见云山山外山;山外有山云外云,守望云开见真山。
望云山,云山望;山望云,云望山;云生山,山生云;山是云,云是山……
其山,八百年前,被我南宋时代的诗人老表杨万里《晓行望云山》后,隔三差五,就有学子模仿“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其水,先被《水经注》38卷注过,后被《水经注疏》疏过。那源头那活水,至今未曾改变“溪水东得高平水口,水出……首望山。”
望云山,在哪?您只管管朝着湘西雪峰山方向张望就是——当然,您望?还是不望?山,就在那望着云;云,就在那望着您,望着我,望着他——因为,望云山,不仅有山有水有云,还有风(风电能)花雪(滑雪场)月……
秦岭的风,您就来得更猛烈点更放肆些吧!
卢公真仙!您老人家就等着顶礼膜拜吧!
“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无量寿佛!您这雨神的谶言一直真实有效!您老人家用不着在全州湘山寺的烟火里后悔!
望云山——女娲补天时弄落的一片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y/1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