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末年,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年定名为上党梆子。清咸丰年间至抗日战争以前,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一个起源于太行山麓的地方剧种,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国内众多的戏曲种类中显山露水、脱颖而出。年,上党梆子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随着上党梆子名家开门收徒,传承技艺,如今的上党梨园,呈现出以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郭孝明等老艺术家“举旗”,陈素琴、杜建萍、成静云等中青年优秀演员“担纲”,张敏丽、李岩、李丹、邱亚萍等青年演员紧随其后的三大传承梯队,上党梆子后继有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上党梆子后起之秀——李丹。
芳
华
绽
放
情
韵
悠
长
李丹
上党梆子《赵树理》剧照
Q:近期主要在忙些什么呢?A:我在准备我们学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这个期间录制了山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初赛的录制,前不久,我还参演了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确实比较忙碌。
Q:是什么的机缘让你和上党梆子结下缘分?A:首先是兴趣爱好吧,然后才有机缘的出现,把握住这个机缘,没有这个兴趣,机缘出现了也未必能开花结果,我想这是个前提。具体的机缘就是考学了。年年中晋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成立,同年招生,我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市艺校,成为了咱们市文化艺校的首批学生,应该说我与上党戏真正缘分是从九六年开始的。
Q:我们都知道学戏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小时候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有想过放弃吗?A:没有。当时在学校我们班有退学的,但是自己没想过要放弃。我的骨骼特别硬,练功很是受罪,每天练完功下床就得费好大劲,那会在老校区的时候(旧师范院内),每天早上有早功,要晨跑,为了不迟到,我们睡觉经常不脱衣服,因为起床的时候最疼,浑身没活动开,下床也费劲。那会上课搬腿搬腰是最恐惧的一件事,看到给别人搬,我们的表情一个比一个丰富,轮到自己,就和上刑场一样。我记得有一次我的腿搬错位了,一段时间练功腿连二十度都抬不到,当时以为自己要残废了,偷偷哭了好几天,也不敢和家里人说,现在想想也不知道那会儿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从小的性格就是什么事都装在心里,上了艺校,半年不回一次家,一个月我妈来送一次伙食费,那会家里也没电话,见了妈妈也是报喜不报忧。Q:年就获得山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在同龄人中,你的起点相对较高,这对你来说,是幸运还是压力呢?A:是幸运,同时压力也很大。当时参赛我记得是我刚从市歌舞团调到剧团还不到半年时间,能参加这次比赛特别幸运,因为省里已经有十几年没举办这个赛事了,我刚调到剧团就有这样的机会,真的很幸运。可毕竟我有六年时间没有在剧团呆过,还是有差距的。当时的想法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每天除排完剧团的练后自己再接着下冷功,争取到比赛时发挥到最好,我觉得这个比赛对我来说促进自己专业能力提高的一次机会。我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就是这个意思吧。今年省里又举办了青年演员比赛,距上次比赛时间整整又是一个十年,这是我年龄范围内最后一次参加青年演员的比赛,可见零八年的那次比赛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总体来说,我还是很幸运的。
Q:你认为上党戏最大的魅力是什么?A:上党戏的确很有魅力,上党梆子有着三百年古老的声腔,唱腔方面既有北方剧种的高亢热烈,扣人心弦,也有南方戏的委婉流转,动人心怀。因为咱们上党梆子大部分剧目还是以文戏为主,音乐唱腔占得比例比较重,所以我认为上党梆子最大的魅力还是音乐和唱腔。上党戏的灵魂我觉着和其它剧中一样,无论是传统戏和现代戏都是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尤其咱们上党戏剧目常演不衰的杨家戏、岳家戏这个特点更为突出。
Q:很多普通观众对上党梆子表演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唱的曲调“很好听”。您能否从专业角度解读下这种“好听”。A:戏曲艺术的审美点特别多,但不可否认,从全国大部分剧种来看音乐唱腔在戏曲中的分量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这也是各个剧种之间最大的区别。上党戏的曲调之所以受到许多普通观众的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咱们上党梆子的曲调能表达、传达出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给予精神上享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也有对它的一份情怀吧。上党梆子有着三百年古老声腔,流传至今,就有它的生命力,它是经过历史潮流的检验的。上党梆子是一种以“板腔体”唱腔为主“曲牌体”为辅的音乐风格,除了梆子腔,还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各个板式、各个曲牌、各种唱腔的旋律、节奏、和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演奏、演唱起来非常好听,这些多元的音乐唱腔足以能表达大家丰富的情绪、感情,与观众的心灵世界产生极大的共鸣。美是有共识的嘛,大家都能感受到美,这说明我们的上党梆子的确非常的有魅力。
Q:从对表演一无所知,到第一次正式登台,再到如今,你觉得这一路自己最大的蜕变是什么?A:求知欲欲越来越强,这也意味着我是用事业的心态来对待工作的。我清楚的知道,我与老艺术家、上党梆子前辈们有很大的差距,我也看到自己与其它剧种青年演员的实力,不努力不行,不为自己加劲不行,一路走来,无形中感觉自己有个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身上,我觉着这是我们这一代上党戏演员应该承担的,承担着上党梆子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上党梆子是我们晋城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我们本土文化的骄傲,作为上党梆子演员,我们应有责任、有义务、有情怀好好的把我们的家乡戏传承下去,让它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花朵,收获丰硕的果实,这个思想上的蜕变我前几年是模糊的,现在清晰了。
Q:不久前,上党梆子精品剧目《太行娘亲》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作为一个晋城人在那么高级别的舞台上表演上党梆子,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A:任何一个剧种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它特有的魅力。能到首都和各个剧种进行交流演出,能让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上党梆子,很兴奋,很荣耀。虽然在剧里我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上台不够十分钟,但能参与到其中也是我的荣幸,角色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塑造,完成好人物,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要求。
Q: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的时间里,有哪些难忘的经历?A:国戏的学习氛围很强。老师对待每一位爱学习、努力上进的学生都特别用心。我第一次到国戏学习,是一个进修生的身份,没有班级,只能跟班跟课堂,通过那一年的学习,使开了眼界、思路,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要从哪方面下大功夫克服。无论学习、思想,还是人格上,我的导师苏东花老师对我影响很深、帮助很大,使我终身受益。
Q:我们知道你的汇报演出是上党梆子经典剧目《三关排宴》坐宫一折。那你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什么?A:题目是“论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中桃花公主的人物塑造”。上党梆子有许多经典剧目,而《三关排宴》是上党戏经典中的经典,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戏份多少都有戏可挖,形成理论性的探索和总结。桃花公主如果按剧中大小角色轻重区分的话,也只能划到三四号了,表演和唱腔都不多,正因为这样,用理论来总结探索桃花公主的人物塑造更有必要。我们上党戏在戏曲表演理论这方面的知识太匮乏了,许多前辈们一生塑造人物的经验没人总结。我想从这方面开始学习和摸索,这是我们这一代以及往后的一代代的上党梆子继承者应做的功课。Q:创新是戏曲传承永恒的话题,能否分享下您在上党梆子艺术传承和创新上的心得体会。A:某种程度上很好的传承就是一种发展创新,因为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表演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不可能原封不动的照搬前人的表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表演方式也会有所创新,但创新离不开继承,只有继承好我们的传统,增强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全国其他剧种不断的进行交流学习,在学习和交流中发展我们的上党梆子,丰富我们上党梆子的表演理论和实践。
Q:通常喜爱上党梆子表演的人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如何才能让上党梆子在年轻的一代中也流行开来?A:我们年青一代的演员就是很好的推行者,发挥我们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当下的观众。再一个就是全国现在推行的很火的一个“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让祖国的接班人,在校的这些学生们,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戏曲一些常识性的美学概念,进而喜爱上我们的上党戏,只要我们足够优秀,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会喜欢上党戏的。
Q:您对现在学戏的年轻人有什么话想说?A:不敢说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说,我也在激励自己,只能说把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共勉吧。德才兼备!勤学苦练!文化自信!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把老师们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做一个不愧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
Q:作为我市上党梆子首个专业戏曲表演研究生,除了呈现出更加完美的舞台表演外,宣传推广好上党梆子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A:宣传只是一方面,但我认为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打造精品剧目上,只有创作出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优秀剧目,才能推出好演员,让家乡戏走出晋城、山西,唱响全国,也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上党梆子,了解晋城文化。
李丹档案:
李丹,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青年演员,中国戏曲学院在读研究生,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晋城市戏剧家协会理事。
年—年毕业于山西省戏曲学校主攻青衣小旦。年—年在山西省晋城市歌舞团实习并工作(担任舞蹈队队长)。年3月—年12月毕业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年至今工作于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年改名为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主攻青衣小旦。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戏曲表演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山西省中等专业艺术院校汇演获唱腔“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年荣获山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年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参赛剧目。曾获山西省晋城市“紫薇奖”最佳演员奖,山西省晋城市“赵树理杯”上党梆子剧目展演最佳演员奖,山西省晋城“三八红旗手称号。
演出剧目:《三关排宴》中饰演桃花公主,《雁门关》中饰演梨花公主,《狸猫换太子》中饰演寇珠,《秦香莲》中饰演秦香莲,《金水桥》中饰演银屏公主,《王宝钏》中饰演王宝钏,《杨门女将》中饰演穆桂英,《赵树理》中饰演,女儿赵广建,《千秋长平》中饰演廉颇女儿廉兰,《忠烈千秋》中饰演庞赛花。
只有根扎沃土,才能枝繁叶茂
一代又一代艺人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
浇灌着上党梆子艺术之花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祝福上党梆子
祝福李丹
策划:范赛克
采访:刘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c/2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