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韩晓飞比老晋城人还了解晋城的文化风俗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7-21

韩晓飞,男,年生人。

晋城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讲谈·晋城》、《读书时间》栏目制片人、主持人;都市之声国学广播栏目《非常道》主持人。

在新闻线上守望文化

“新闻人”这个词,除了意味着对真实的追索、对社会的思考、对民生的关照,在韩晓飞看来,还包括了对文化的守望。从年正式踏入新闻人行列至今,七载星霜,无论是字里行间,还是网上屏中,无论是声传电波,还是面对镜头,他始终在兢兢业业地努力贴近、解读和传递文化,文化砥砺了他,也在不断塑造和成就着他。

刚参加工作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韩晓飞就总有种冲动,想为新闻语境中那些前承传统、后启经典的文化,尤其是源远流长、影响入微的本地文化做些什么。于是先后采访了十余位晋城籍高端文化人士,以递越千百年的晋城历史、文化传承为经,以本地内容多端的文化观点、学术论著、个人藏品为纬,在《山西广播电视报·晋城周刊》和晋城广电网撰写了《晋城人文散记》、《珍玩轶话》等文化专题访谈系列,对浩如烟海的本地文化做了些粗略的梳理和呈现。

年,为响应市里“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要求,电视台拟增设一档以文化为主题的常态栏目,韩晓飞被要求来具体承担这一任务,于是大型文化访谈栏目——《讲谈·晋城》崭新登场。晋城本地的历史、文化、风俗、艺术、技艺,乃至天文地理,无一不可入话,通过造诣深厚的本地文人学者与主持人进行深度讲述和阐议,使得栏目成为一面展示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对撞交融的镜子,充分展示了晋城的传统历史文化在当时与当下的不同意义与价值。

《讲谈·晋城》至今已制播上百期,成功策划了《文化·家园》、《我们的上党梆子》、《漫谈晋城民俗》、《品味晋城味道》、《城在说》等既叫好又叫座的专题,为晋城的本地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窥斑见豹、展示全貌的渠道,为更多想了解大历史、大时代、大文化中的晋城的人群打开了一扇认知窗口,获得了广泛的高度认可与好评。栏目收视率也牢牢把持我台自办栏目领先地位。

现在,在街头、商场、车上,韩晓飞会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出叫住,同他热切交流对栏目的喜爱和建议。不少人说:晓飞,你看着还很年轻,怎么好像比我们这些好几十岁的老晋城人还要了解咱们的文化、风俗,而且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对老东西、老话题不感冒,你为什么会这么津津乐道呢?他通常笑而不答,只在心想:这一切只能是出于对本地文化的执着热爱。

惟有对文化的热爱,韩晓飞才会为了追寻泽商的足迹,在烈日酷暑下重走冶底古商道;才会为了探讨五县区婚俗异同,在料峭寒冬中开赴古村上庄坐而论道;才会为了还原和展示黄华街旧貌,在街头巷尾栉风沐雨,寻访往昔当事人。栏目的成色也正是在这样的点滴积累中,而日见精粹。年,《讲谈·晋城》荣获当年度山西广播电视奖的电视专题类三等奖。 

同样是出于对文化的热爱,让韩晓飞总是不遗余力地尽一名新闻人的努力,去拓宽文化的影响面。年,他担任了农村频率国学广播栏目《非常道》的主持人;年,又兼任了同样是文化栏目的《读书时间》的制片人、主持人。电视广播,三档周播栏目,全年期,平均两天左右时间就要录制一期内容,这在许多人看来的沉重负担,韩晓飞这个文化新闻人却对此信心十足,甘之如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首任院长范敬宜先生说:“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韩晓飞愿做那个文化和新闻交汇点上的坚定守望者,持续发声,乐此不疲地与大家分享更多镌刻在晋城这个特定词汇中的那一缕共同的文化乡愁。(来源:晋城周刊)

赞赏

长按







































娌荤櫧鐧滈閾跺窛鍝鍖婚櫌濂?
鍝噷娌荤櫧鐧滈鏈涓撲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