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晋城历史,岂容专家抹煞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7-27

年元月10日,我到煤海宾馆参加了程颢书院修缮保护二期工程专家论证会。

在专家要就某些具体问题拍板的时候,我抢过话筒,说在大家做决定之前,我先谈三个观点。第一,尽快修正对程颢及书院一些基本常识,比如程颢来晋城的具体时间,比如对一些碑文的解读;第二,对程颢的认识及其心学路径;第三,程颢对晋城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也体现在武术。

我的发言并不长,期间还多次被专家或领导打断。77岁高龄的宋史专家李裕民老师问,你为什么说程颢在这里办的就是书院?我说最早的证明是陈廷敬写的《体仁书院记》,里面提到晋城的书院是从程颢开始的,是从古书院开始的。这个要比古书院的碑记还要早一些。李裕民老师说,一个清朝人说宋朝的事情,隔了几百年,怎么能证明。我说,陈廷敬也是考证过的,应该相信。郭沫若论证李白的出生地,不也……李裕民老师说,郭沫若……也是错的……(对话内容大意如此)

对于李裕民老师的很多观点,我非常赞同。比如他讲不要高估程颢在晋城办学对山西乃至中国的影响,比如他讲现在大家的广场情结,批评程颢书院干嘛非修个广场,比如他讲书院是培养思想家哲学家的,并不参加科举考试等等。作为一个晋城人,对于专家的到来,本应心存感谢。但我对于专家的某些观点,确实不能接受。比如把程颢书院定位于儿童教育,比如专家说晋城的状元都是假的,比如专家说晋城根本没有出过那么多进士,是夸大其词。

此前的元月9日,我在市政府五楼参加“山西书院与山西思想文化”的一个小型座谈。来自山西省社科院的专家们非常谦逊,认真聆听记录晋城本地的学者的发言后,说山西像程颢书院这样的书院不多,说程颢书院是世界级的。(大爱这样的专家)

我觉得,程颢书院从年修复开始,一直没有完成顶层设计。以至于到年年初,还需要因为这些具体问题来请历史专家论证。甚至还会引发“程颢书院在历史上究竟是不是书院”这类基本问题的讨论。

每一位专家的观点都值得尊重,每个人也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但是,作为晋城当地政府,应该明白自己在干什么。我认为,历史研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研究要服务于政治大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认识不到这一点,空谈历史,毫无意义。

我们现在谈程颢书院,投入六千万修复程颢书院,是为了恢复晋城的传统文化,是为了推动晋城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弘扬历史,繁荣经济,振兴文化,发展旅游”。下一步,晋城还要投入更大资金建设“程颢书院文化产业园”。这种时候,“文化自信”岂能动摇?“晋城历史”岂容抹煞?

领导如果耳根子软,听了专家的一家之言,心中摇摆不定,恐将丧失发展机遇。在做决策这种事上,要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但最终还是要领导做决定。皇城相府能成为晋城乃至山西的旅游巨头,和张家胜其人不无关系。当年,皇城相府也曾陷入黄城和皇城的争辩之中,也曾争辩陈廷敬并非康熙帝师如何如何,某些专家对皇城亦颇有微词。但张家胜力排众议,不断加大投入,终将皇城相府打造成为旅游产业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山西旅游的标杆。

程颢书院也好,陵川七状元也罢。这就是晋城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文化自信”不应该被专家动摇。面对晋城历史,同样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总觉得有遗迹有碑记或者史书有记载才是历史,要明白人民口口相传的同样也是历史。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开弓哪有回头箭?对于领导来说,且把专家放一边,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把程颢书院建设好,就是最大的担当!至于历史研究,尽可以让学者、专家们去争辩。真相越辩越明,也是一桩好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时间终究会证明:谁对谁错。

何江涛(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甲氧苄啶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