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晋城历史文化名人旷世大神李俊民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7-27

李俊民

  李俊民(——)金代文学家。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今泽州县人。

  章宗承安五年()举经义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不久,不满政治腐败,弃官。宣宗贞祐二年()南渡黄河,隐于嵩山。金亡后,被忽必烈召见,颇加优礼。他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故集名《庄靖集》。

  李俊民少习二程理学,有文名。其文冲淡和平,语言流畅。代表作《重修浮山女娲庙记》,叙事有条理,不务奇崛。《睡鹤记》借石鹤以喻志,表示身处乱世而甘心沉潜静默,不鸣不飞。其词多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如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谒金门〕《和邦直》)。诗作多能反映现实生活,如《姚子昂画马》写怀才不遇,《闻蔡州破》写悲痛,《即事》、《母应之饷黍》、《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扫晴妇》等或写人民苦于战乱,或关心水旱灾荒,有真情实感。《四库全书总目》赞其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庄靖集》包括诗7卷,文3卷。词存68首,收入唐圭璋《全金元词》。《庄靖集》有《九金人集》本、《山右丛书初编》本。

《满江红》

李俊民

宿酒才醒,听唤起、一声春晓。

无限恨、满城风絮,一川烟草。

年少抛人容易去,万红千紫都开了。

试但教、头上插花枝,花应笑。

狂言在,人绝倒。狂药尽,愁难扫。

待叮咛嘱咐,再来青鸟。

团扇不堪题往事,断弦惟恨知音少。

但时时、频把镜来看,人将老。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李俊民的奇人。他在金承安五年(公元年)名列经义科第一,时年25岁。

  李俊民出生于公元年,今山西晋城人。李俊民中了状元后,就有人附会李俊民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韩王李元嘉之后。至于究竟是不是,不好说。李俊民在李氏家谱里,也并没有明说自己就是李元嘉之后。李俊民说“高祖李宪之,忘其所出生”。这话说得很含糊,后人妄自揣测,就把李俊民说成了李元嘉的后人。

  李俊民中状元之后,曾经做过沁水县令。但很快就辞职不干了。然后就开始教授乡里,收了很多徒弟,有许多人不远千里拜在李俊民门下。到了公元年,金章宗迁都开封之后,李俊民开始隐居。

  金章宗迁都,是金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作为金代状元,李俊民的隐居可以看做是明哲保身,也可以看做是对金的灭亡做出了预判。李俊民在河南隐居期间,遇到了一位荆先生,由此对邵雍的学说有了深入了解。

  在宋代,程颢于公元-年在晋城做县令。程颢与弟弟程颐是理学的创始人。二程对于易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李俊民早年受二程的影响,对程氏学说有系统的学习。隐居河南之后,获得邵雍的书籍,又对邵雍的学说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李俊民是历史上罕见的掌握了二程学说和邵雍学说的杰出人物,也因此成为一位“旷世大神”。

  当代普通人对理学的了解,可能就是止于“存天理,灭人欲”。然而,二程提出的天理,其实指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据《宋史.张载传》记载,公元年,38岁的张载在开封相国寺讲易,一天,二程来到相国寺,与张载论易。第二天,张载对学生说,“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从此张载便不再讲易了。

  邵雍是宋代的一位超级大师,初到洛阳,住在茅草屋里,自己做饭照顾父母。宰相司马光、吕公著、富弼等人出资为邵雍在闹市区买了房子。这些人为什么敬重邵雍呢?一是因为邵雍学问高深,二是因为邵雍能预测未来,无不应验。

  通俗地说,二程在研究和总结天地万物运行规律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邵雍在预测天地万物运行规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二程和邵雍对易的研究,我们如果加以区别,就是易理和易数。

  李俊民在掌握了二程和易理和邵雍的易数之后,就飞跃成为掌握了万物运行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奇人”。

  到了60岁的时候,李俊民返回了晋城,住在城内东南隅。这个位置,大概就在如今的晋城老城区文庙巷附近。李俊民住的地方,称之为“鹤鸣堂”。

  到了李俊民78岁的时候,刘秉忠向忽必烈推荐了李俊民。刘秉忠本就是一位奇人,在刘秉忠死后,忽必烈曾说“其天文卜筮之精,朕未尝求于他人也,此朕之所自知,人皆莫得与闻。”刘秉忠不但是一位政治、军事、规划专家,也是一位预测大师,但刘秉忠觉得自己的水平不如李俊民,于是向忽必烈推荐了李俊民。这一年的五月,忽必烈紧急召见李俊民,请李俊民在王府里住了半个多月,李俊民说自己老了,回家了。转眼到了七月,忽必烈再次召见李俊民。

  李俊民到了84岁的时候,忽必烈有意称帝,就派张仲一就此事登门询问李俊民。李俊民含笑不语,写下了一首《赠张仲一》:

丹凤衔书下九霄,

山城和气动民谣。

久潜龙虎声相应,

未戮舾鲵气尚骄。

万里江山归一统,

百年人事见清朝。

天教老眼观新化,

白发那堪不肯饶。

  李俊民的这首诗,是一首预言诗,也是李俊民的绝笔诗。更是奠定其“旷世大神”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诗中,李俊民精准预测了忽必烈将统一中国,更为诡异的是,李俊民说“百年人事见清朝”,是否预测了元从年建立到年灭亡,前后不足百年的光景。至于忽必烈托张仲一询问的称帝之事,李俊民在最后一句做了回答:“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公元年正月,李俊民在家中逝世,享年85岁,葬于今晋城市泽州县崔庄村北。五月,忽必烈登基。

  《元史》载:李俊民,字用章,泽州人。金承安中,以经学举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归,以所学教授乡里。金南迁后,隐嵩山。再徒怀州,俄复归嵩山。既而变起仓卒,人服其先知。俊民在河南时,隐士荆先生授以皇极数学。时知数乾无出刘秉忠右。之自以为弗以。世祖在藩邸,以安车召至,延访无虚日。遽乞还山,世祖重违其意,遣中贵护送之。又尝令张易问以祯祥,及即位,其言皆验。而俊民已卒,年八十余。赐谥庄静先生。另,《元史.窦默传》载,帝尝谓侍臣曰:“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忽必烈说求贤三十年,只得了窦默和李俊民二人。以及《元史》中的“其言皆验”。这应该是对李俊民这位“旷世大神”预测能力的最高评价。

  李俊民死后为什么会埋在崔庄,不得而知。但李俊民的墓早在明代便踪迹全无。今人若去寻觅状元遗迹,更是一无所得了。

  李俊民的大多数亲人,包括他的亲生儿子李扬和孙子李道儿都死于战乱之中。忽必烈考虑到李俊民没有儿子,就下令以李俊民的侄孙李仲修为后。

  我在数年前偶得好友郭建林赠送的《李俊民文集》一本,经常翻阅,非常喜爱。而今,崔庄素以“崔庄烧鸡”闻名,我尝曰:为何不更名为“状元烧鸡”?精心包装,亦可发展为崔庄一新兴产业,以慰状元李俊民在天之灵。

近期热点ID:jc-news

1、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公示

2、我省出台《意见》明确外来务工人员将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3、晋城市财政提前下达明年居民养老保险补助金

4、冷空气来袭,气温明显下降

5、本报记者回访陵川穿铁鞋小男孩秦兴旺——43位义工“爸妈”创造爱的奇迹

▍本期编辑:小豆

▍内容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

晋城新闻网∣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