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3月12日11时14分,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北纬35.00度,东经.90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截至13时50分,共有7人受轻伤。初判发震断裂为运城盆地南缘的中条山北麓断裂。有记录以来,震中周围50km范围内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地震为年平陆6.75级地震。(京华时报)
来自:钻研地震的小编
查阅了一下手中的《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山西运城在历史上有过强震活动,分别是年6月30日的6级地震和年10月23日的6.7级地震。图中绿点为年前的地震,红点为年后发生的地震,直径与震级成正比。去年9月山西运城曾发生过一次有感地震,影响较大,另外朋友圈里有关“今晚要发生大地震”的传言大家当笑话听就可以了。
山西历史上的大地震
山西地处山西地震带,由北向南主要由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五大断陷盆地组成。历史上曾发生过以下大地震。
1.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人,伤人。”
2.宋景祐四年定襄—忻州地震
宋景祐四年十二月初二(年1月9日),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人死亡,人受伤。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
3.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年9月17日),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给平阳路、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因灾害严重,《元史》和诸多历史文献以“不可胜计”“靡有孑遗”来描述,或概略为数万、数十万。
4.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
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年6月28日),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震中区位于灵丘。据康熙《灵丘县志》卷二记载,地震时,灵丘“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5.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原平)地震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年11月22日),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太原府所属15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灾害最重。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6.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年5月18日),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震害极为惨重。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当时受灾的有临汾、襄陵、洪洞、曲沃等28州县,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死伤5.26万余人。有人在其诗序中说,临汾、襄陵“城郭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
上述大地震无一例外都发生在山西地震带的五大断陷盆地中。(太原日报)
晋城历史上发生的地震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前--年以来,晋城市共发生有感地震7次,均为3.5级。其中,高平2次、晋城1次、陵川4次。4级以上的地震没有历史记载。另据年9月17日洪洞、赵城8级地震的等震线图观察,震中地区烈度为11级,晋城至高平活动断裂带的烈度为7级,有滑坡、塌方出现。(晋城在线)
从元初大德九年()到清咸丰元年()的余年间,泽州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共11次,平均不到50年发生一次地震。它们依次是:1、元大德九年(),地震。以地震改为晋宁路(以泽州为路)。2、元顺帝至正十八年()二月乙亥,地震。3、明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地震。4、明万历三十九年()二月,地震。5、清顺治六年()二月初六日,地震。6、清康熙七年()夏六月十七日,地震。7、清康熙十三年(),地震。8、清康熙三十四年()夏四月六日,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地震,与太原、汾、潞属同日地震,奉旨发帑散赈。9、清乾隆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地震。10、清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一日,地震。11、清咸丰元年(),地震。
最后想说,晋城最大的“地震”,是近几年轰轰烈烈的“官场大地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