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泽州县府城玉皇庙
二十八星宿彩塑作品
举世闻名
在中国文物界、艺术界等
诸多领域
有着崇高的价值
被称为海内孤品
但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在玉皇庙
还有一套二十八星宿作品
琉璃二十八星宿
明清之前
琉璃多出自山西
晋城是
山西生产和使用琉璃
最多的地区
玉皇庙则是晋城境内汇集了
自金代以来历代琉璃构件
最为出类拔萃的庙宇
庙中玉皇殿的殿脊
就是一套琉璃二十八星宿
据现存
金泰和七年(公元年)碑石记载
制作殿顶琉璃工匠为
咱泽州东元庆村
琉璃匠人李道真
这组琉璃经明代补修后
虽然饰物出现残缺
但依然可清晰辨认
脚踏祥云、手持法器的诸位星君
一般的庙宇殿脊都是龙凤或团花
这里为什么是二十八星宿?
在道教传说中
二十八星宿常跟随玉帝巡天
出现在这里就不奇怪了
这套琉璃二十八星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在近年大修中换下
现保存于晋城博物馆三楼
延伸阅读
传说彩塑二十八星宿作者为元代宫廷雕塑大家刘元(刘銮)之作。
而确定作品塑于元代的依据,是从庙内现存的《玉皇行宫记》碑文得出:“至元二年(公元年),府城刘宽……岁月乃成。十八年(公元年)……创列东庑。于是斤斧圬镘,丹青像设,随在呈巧。”从碑文上看,对玉皇庙的修缮是从元初开始,并陆续持续近30年。晋城市博物馆原馆长张广善认为,刘元“是有可能到晋城献艺的”。
从二十八星宿像形象来看,并非完全是中国人的模样。犹如希腊人的鼻子高挺、腰部细长的特点,均与当时元代流行的“梵式”造像特点相吻合。因此有人认为,此作品是与刘元同代且深受“梵式”造像佛教艺术影响的当地无名高手所作。
近些年,“二十八星宿”在晋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曾三次被搬上舞台,一次登上晋城春晚,以此改编的动漫剧还在CCTV播出。铁艺、绘画和剪纸等作品也层出不穷。
想看琉璃二十八星宿的小伙伴
没必要跑那么远
到博物馆就能看到
来自咱泽州的国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2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