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洎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西北隅,当地百姓俗称之寨上。在沁河改道之前,它三面环水,沁河绕城而过,远望好似中流砥柱,因为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由此而得名。砥洎城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而建,同时兼顾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内的街巷、民居与城墙一起被纳入整个防御体系,担负防御职责,并体现出鲜明的以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砥洎城城墙总长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图片来自东方IC)
该城创始年代不详,但从明崇祯十一年()“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砥洎城城墙高十二米左右,外侧包以青砖,与其它城墙如出一辙,而从城墙内侧,则可以清晰看到坩锅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那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锅,使人感觉这儿才是真正的“蜂窝城墙”,号称“铜墙铁壁”。正门额书“砥洎城”。(图片来自东方IC)
“一城三进士”、"寨上十举人”说的就是这里。清代国家级大学者张敦仁就出生在此。(公元年)乾隆四十四年中进士,后为官江南,政绩显赫,曾著有《辑古算经细草》、《求一算术》、《方开补记》为中国数学理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功不可没。(图片来自东方IC)
正门为城内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墙设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门乘舟而行。城内道路规则,城周筑环城路,其余均为住宅巷道,各种设施齐备。古时一遇兵荒马乱,城门一关,自成一体,攻不可破。(图片来自东方IC)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2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