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蓄势待发的时节。在晋城市政府工作安排指导下,我市泽州路、凤台街、黄花街等城市干道开始了改造升级,此外城区和泽州县不少道路路面也都开始了翻修。
一时间,天地变色,市民一片哗然,“又灰又脏”。我们却又都有着一样的心情,那就是“痛并快乐着”——忍一时“尘土喧嚣”,换一条坦阔大道。
但面对开挖的凤台大街和泽州大路,不少市民又提出了疑问,“主干道这施工是不是有些频繁了?路沿石怎么这么快就又换了?”
百度贴吧“晋城吧”吧友“泰山00”发帖称:时隔7年,凤台街、泽州路动工了。
凤台街始建于年,后经逐步延伸、拓宽至现有水平,年进行了全线机动车道罩面改造,年进行了全线人行道改造。
泽州路始建于年,经过年、年等几次扩建而成,年进行了局部机动车道罩面,年局部机动车道罩面,全线人行道改造。
本次工程将进行凤台街和泽州路的全线机动车罩面,更换绿化带侧石和交通标线,距离上一次罩面分别过去了7年和3年(7年)。
在我市信息公开目录中,由于公文保密存档规定等,能找到的2则关于凤台街、泽州路两条主干道的历史规划施工信息大致印证了吧友“泰山00”的说法。
关于晋城市主城区
凤台街人行道改造工程(西环路—吕匠路)
初步设计的批复
(年6月26日发布)
泽州路人行道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年7月16日发布)
而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需要挖掘的,须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此可见:我市两大主干道此次施工时间间隔上其实是符合规定的,不存在“过于频繁”。
为什么有民众觉得主干道施工频繁?
笔者认为缘于工程效果和大众预期的偏差,最关键的就是“钱是否花到了刀刃上”,例如泽州路、凤台街的路沿石真坏到了要花钱换的地步?
反观晋城主干道之外大街小巷的坑洼路面长时间得不到修缮,凤台、泽州主干道乃至城区其他路段暴雨过后“下水”不通、河泽漫延,以及各种“断头路”等等,这些民众心坎上的痛点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随处可见的道路坑洼↓
暴雨过后的晋城↓
这样看来,我市城建决策似乎多多少少存在些政府“一厢情愿”的情况,公众意愿没有得到最大体现。
公众是否应参与到城建决策之中?
答案是肯定的,于情于理,城建决策都应该体现公众意愿。
年12月《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到:
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区域规划以及重大专项规划属于重大行政决策,要坚持为民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公开透明、风险控制的原则。
重大行政决策应遵循“决策动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执行与后评估”的程序。
其中,公众参与贯穿决策程序各个阶段。
但现实是每一项重大决策,只要符合保密规定应该公开向社会公众听取意见的,公众意愿反映的渠道却存在单一狭窄的问题,甚至会出现部分公民毫不知情的窘况,没有打通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公众参与成了“形式”,公示栏成了“摆设”。举个例子:
晋城高铁东站设计方案当时拿出了5个备选邀请社会公众投票决策,但当时也只是着重在太行日报、广播电视台、政府白癜风的影响什么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1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