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晋城历史名人大开拔,这个帝师你认识吗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8-1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陈廷敬原名陈敬,21岁中了进士,因为一起科考的还有一个人与他同名,所以朝廷给他加了一个“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像,反映出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了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该书出版几年后,被王岐山视作廉政文化建设官员必读书目隆重推荐,引起了一番轰动。该书作者王跃文曾撰文道:“陈廷敬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进士,做过专管吏治的左都御史,历任工、刑、户、吏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王朝名臣辈出,一生未罪而善终者并不多见,陈廷敬却驰骋官场五十年平稳致仕,归于林泉仍被召回入阁视事。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流变演进,为人做官的基本道理是恒古不变的……陈廷敬身上那种清正廉洁、勤勉实干的品格,足可为后世法。”

陈廷敬能为官五十多年善始善终,最主要原因是他为人自律。人治为主的封建时代,法律和制度约束力很不强,官员的自律就显得非常重要。陈廷敬惨贪官,举廉吏,公直任事,不计私利。小说写到王继文在平定吴三桂时督响有功,得到康熙皇帝赏识任云南巡抚,并署理云贵总督,陈廷敬却发觉了他的贪腐行为,不看皇上脸色毅然奏本参劾。朝廷命四品以上官员推举官声好的地方廉吏,陈廷敬全力举荐知县陆陇其和邵嗣尧,称二人“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这两位廉吏都破格擢升御史。同僚们私下却嘱咐陈廷敬:陆邵二人固然清廉,但因性子刚烈容易积怨,只怕会连累人。陈廷敬坦然直言:如果他们真的贤能,他们得罪人对我又有什么妨害呢?陈廷敬之所以敢于担当,都因那句老百姓常说的俗话:打铁还得自身硬。他在治理腐败的同时,干净到有道德洁癖的程度,所以在反腐方面才大有作为。

陈廷敬官场生涯顺达同他家庭富有没有关系。人如不自律,对财富的贪求是没有餍足之日的。陈廷敬也不需要花钱走门子。他自进入仕途就供奉内廷,直接为皇室服务,皇帝是不需要收他银子的。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陈廷敬第二年就被钦点入值,可见康熙皇帝对他的文才非常赏识。作为经筵讲官,康熙皇帝对他的进讲极为满意,多次表彰并赏赐。

我们对待历史应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不能超越历史。前人提供了什么可贵的精神资源,我们就好好地吸收。现代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从根本上讲要靠法制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道德约束就可以放弃。道德自律和法制建设并不是抵触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官员可以向陈廷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陈廷敬不但学识渊博,品行端方,清廉自守,而且才具卓越,能干实事。康熙年间曾经钱价混乱,不法商人毁钱鬻铜从中牟利。陈廷敬提出理顺钱价方略若干,康熙皇帝十分赞同并命他“督理钱法”。

·END·

晋城邻里网

资讯

活动

生活

找店

找社区

找服务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