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新化炉观竟是女娲补天之地hellip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21-7-25

点击上边蓝字,加入炉观老乡群

盘古开天辟地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的第一斧,劈开了新化天门,又经一万八千年,完成了世界的创造,盘古把他的身体奉献给了大地,头化作东岳泰山,脚化作西岳华山,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右臂化作北岳恒山,腹部化作中岳嵩山,而他的硕大阳根(俗称阳具、鸡鸡)化作一道山脉横亘在古梅山大地(现在的新化县孟公镇境内),孟公镇又名“横阳”镇,而盘古阳根化作的山脉当地人称“横阳山”(呵呵,当然是横阳,一柱擎天也不雅观对吧?),这正是“横阳”这一名称的由来,而“孟公”这一地名,笔者认为其原名应为“猛根”,猛:大者之意也!只是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只能口口相传的缘故,日久生变,不知何时去其“犭”旁就被叫成“孟公”了。

接下来,故事进入“女娲”补天环节,“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因梅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天之处,女娲选择这里作为补天工程的开炉之地,她将炼石补天的巨炉架设在现在的新化县炉观镇,这也正是“炉观”这一名称的由来,只是原名应为“炉关”。女娲首先采来“横阳山”的纯阳之石投入补天炉,经七七四十九天,炼成补天的重要工具——擎天柱,方才正式开始她的补天工程。

而梅山既是女娲补天的开炉之处,也是收尾之处,女娲完成补天工程后,在现今新化县天门乡的“雅天门景区”上方,留下了一个可以通天的隐秘入口,也就是“雅天门”,并将擎天柱安置于此。

女娲补天图

却说女娲补天时炼就灵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而实际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一块工艺最好,投入精力、心血最多的灵石置于新化古台山上,天长地久,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修炼成一只法力高强的灵明白猿,此猿即是封神演义“武王伐纣”时,大商王朝的主帅“梅山七怪”之首——袁洪,袁洪手中兵器乃是一根棍子,此棍可是大有来头,正是“雅天门”下的擎天柱。袁洪原本法力高强,有此神器在手,当真打遍天下无敌手,连二郞神杨戬也奈何不得,最后还是女娲娘娘亲自出马,用山河社稷图收伏,将其阳神封印于花果山重新修练,将其兵器擎天柱法力削弱后封印于东海龙宫,也就是传说中的定海神针。

“梅山七怪”之首——袁洪

看到这,大伙也许就明白了,花果山的灵石其实封印的正是袁洪的阳神,多年以后,灵石崩裂,蹦出的石猴孙悟空便是由袁洪的元神修练而成的“来世”,所以他也就理所当然地从从东海龙宫拿回了他的“擎天柱”——如意金箍棒”。而擎天柱原本就是属于梅山大地的,是盘古的根、梅山的根、华夏大地的根,所以当孙悟空说“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时,它不是飞往东海龙宫而是直接飞往新化大熊山。

大熊山熊山古寺

这棒儿竟然迅速生根发芽,只一会儿功夫,就长成一棵高10丈、腰围3丈、树冠合围7丈的参天大树(之所以树高10丈、主杆和树冠共合围10丈,却是取十全十美这意)。但见瑞气围绕、百鸟朝贺之处,乃是一棵异香扑鼻,可治百病的银杏树。

梅山子民寻根祭祖、祉福消灾的神树

自此以后,这棵巨大的银杏树就耸立在大熊山之巅,成为梅山子民寻根祭祖、祉福消灾的神树,在其周围,一度出现了梅山48寺梵音和唱、香火缭绕的鼎盛场景。而现在娄底市更是在其旁边完成了“梅山古寺”的新建,规模之盛,前所未见,人称大熊山的“布达拉宫”,国家森林公园大熊山景区自然也就毫无悬念地成为大梅山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旅游、宗教文化中心、圣地!

请扩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