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叫我什么?
生:鱼老师。
师:刚才主持人提到了我姓“鱼”,这个鱼在神话故事中居住在北海,刚才陈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还记得他的名字吗?叫“鲲”,是一只非常非常大的鱼。(将自己的名字和要上的课联系在一起,将一个老师的名字也和神话联系在一起,姓名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反应老师很能将知识联系起来。)所以你们可以叫我?
生:大鱼老师。
师:十年前我的学生称我为小鱼儿老师,现在他们称我为“大鱼”老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你大了。
生:因为你学习更扎实了。
生:因为你学识更丰厚了。
师:谢谢。你们可以叫我“大鱼”老师。在大鱼老师的课上有三个要求,第一个可以随时提问,明白吧。第二个要求是不能人云亦云,谁知道什么意思?你们刚学过文言文,“云”就是说的意思,不能“人云亦云”的意思就是?
生:不能乱插嘴。
师:不是。
生: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
师: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再补充完。
生:要有自己的想法。
师:哎,掌声送给他。第三个要求是鼓励针锋相对,什么叫“针锋相对”?
生:就是老师鼓励两个人持不同的意见。
师:如果你的意见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你要找理由,反驳他。知道吗?三个要求重复。第一个要求,有问题可以?
生:随时提问。
师:第二个要求是不能?
生:人云亦云。
师:第三个要求是鼓励?
生:针锋相对。
(给学生提出上课要求,其实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课堂,随时提问的习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维护自己观点、与他人辩论的能力)
师:所以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问题学生”。大鱼老师小时候也是一个“问题学生”,你知道吗?每当我洗澡的时候身上都会搓出来泥,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我的身上会搓出来泥?”你猜妈妈是怎样回答的?
生:我猜你妈妈是回答“因为你在外面玩得太脏了,各种泥巴和灰尘回合在一起,黏在皮肤上。”
师:你是从生理角度去分析的。
生:因为你是在淤泥里游的一条鱼。
生:是因为你长大了会脱皮。
师:那是蛇。
生:没有为什么?
师:好了,我要公布答案,我的妈妈是这样说的,“因为你是泥做的。”你们都笑了,为什么?人为什么会是泥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要读故事,什么故事?
(从自己小时候的一个问题说起,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照应后面“在神话中,人是泥做的”)
生:神话故事。
师:而且我们要读两个神话故事,这两个神话故事分别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经典神话,叫《女娲补天》,另外一篇是希腊神话的经典之作叫《普罗米修斯》。
二、读神话的三个步骤
1、读神话的人物
读神话,我们今天换一种方法来读,首先,我们来读读神话当中的人物(板书:人物)请拿出你们的学习单。在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或者说有哪些神?
生:有普罗米修斯、宙斯、淮淮斯托斯、赫拉克勒斯,鹫鹰。
师:这个鹫鹰我们可以不算在人物中,除了这个鹫鹰,他回答的对不对?我发现了希腊神话中人物的名字都特别长,好像和我们中国人的名字不太一样,读起来比较麻烦,我想再请一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不能按照中国人读自己名字的方法来读,“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一字一顿这样就不好听了,谁能把他读得连贯一点。
生读
师:好,会读吗?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舌头一卷,还可以这样读,(像配音颜演员一样读)。还有更多的方式,这样更像读希腊神话故事了,和我们平时读自己的名字不太一样。(指导希腊神话中神名字的朗读,很有新意,对于翻译过来的文本,老师敏锐地抓住了名字的不同读法。指导希腊神话人物的朗读,也是立足于核心素养质之一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没关系,今后我们在读神话故事的时候,尤其是希腊神话故事,我们就可以适当地把他的名字读得连贯一些。我想问一下,在这些神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这些空谁会填?
生填。
师:嗯,虽然有点瑕疵,但我不怪你,要怪就怪希腊神话中这些人物的名字太长了,应该是“赫淮斯托斯”。(梳理神话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理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她回答的对不对,很你们的一样吗?别忘了课前我说过不能“人云亦云”,真的一样吗?有没有哪个空不太一样?
生:第二个空我填的是“太阳车火焰的车轮”。
师:那太阳车的火焰车轮是不是“神”,是不是“人”?是谁驾驶的太阳车?
生:太阳神。
师:所以这个空应该填“太阳神阿波罗”,而不是太阳车,我们现在把空填上。我找一个同学来读。
生读
师:你瞧她读的后面两位神有没有味道?有点味道的。接着看,我想问你,在《女娲补天》这篇神话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在《女娲补天》这一课里,人物有女娲、共工、祝融,还有很多其他的。
师:嗯,最主要就是这三位。咱们来看,是不是这三个神?同样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空填完整呢?
生填。
师:他填的和你填的一样吗?请默读这段话,把他记在你的脑海里。
生默读。
生:不周山应该是水神共工撞倒的。
师:是水神共工打了败仗还不服气,一头撞到了不周山。好的,这段文字记完后,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发现在神话故事中有很多人物,尤其是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他们的名字特别特别长,而且能够叫上名字的就有几百位,我们要是阅读这么长的一本书,这么多人物名字记不住怎么办呢?鱼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我们呀,就可以做一个人物关系谱,先把这些人物记下来,然后通过一些事情把他们装进去,然后把人物关系理一理,原来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就出来了。(指导这两篇神话故事的阅读方法:寻找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阅读这一类神话故事,用课本学方法,以课内指导课外。)读神话,第一步要读人物。
2、读神话的环境描写
师:第二步要读环境(板书:环境),请同学们跳读到《普罗米修斯》,这一课,在这一课当中,找一找哪一部分或者哪一句话属于环境描写?(直接了当告诉孩子环境描写,从写作的角度去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到底在哪,为本单元的习作指导做准备。)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才有了普罗米修斯必须去盗取天火,救人类,谁找到了?
生:第一自然段就写了环境,“很久很久以前……长夜”
师:和你们找的一样吗?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所以普罗米修斯要盗取天火,拯救人类。你看“很久很久以前”,细心的小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很多故事中会用到这个词语,它就叫做“很久很久以前”,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就像讲故事一样读一读。(指导神话故事的朗读,也就是讲神话故事的语气。)
生读第一段。
师:我们在读的时候知道,后面是人类因为没有火的悲惨,我们可以读得稍微急促一点,这样故事读起来前后才有起伏变化,才会有味道。(朗读的指导,具体的语言和朗读技巧的相结合)
生读。
师:孩子们,联系你的生活想一想,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火,会有哪些困难、危险、麻烦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没有活的危害,感受火灾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生:我觉得没有火第一没有或,要用电,风险会提高很多。
师:对,不能照明,而且会带来一些风险和危险。
生:照明是可以照明的,电的风险比火要大。
生:我觉得就不能烧饭了。
师:没有火就不能煮熟饭,吃生的东西容易生病。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野兽是很怕火的,如果没有火这些野兽就要来吃人类。
师:用火可以驱赶野兽,我们发现,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人类,自从有了火之后他们开始烧熟食物,驱寒取暖,驱赶野兽,这样人类才开始慢慢地向文明进入,所以火是文明的标志。你看,在这里普罗米修斯正是因为看了人类遭受了这么多的苦难,才决定做什么?一起说。
生:盗取火种。
师:盗取火种,拯救人类。这段环境描写在这个故事中重不重要?如果没有它行不行?要说出理由。刚才鱼老师说要说出理由。(从写作的角度思考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生:如果环境描写不行,没说这个的话很多人就要问“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要去盗取火种”。
师:原来它就是这个故事的什么?
生:起因。
师:很多神话故事都是描述人们陷入到了一种悲惨的境地,正因为陷入到这样的境地,所以必然要有一位英雄、一位神来拯救她们,不信你们看《女娲补天》这一课(解读文本要求同,既读出同一类故事的共性,这里就是指向神话故事的共性,前两天刚看王崧舟老师写的神话单元的分析,谈到神话文本大致的逻辑结构都是:出现困境、挑战困境、解决困境)。谁能快速找到《女娲补天》这一课的环境描写,正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描写,女娲才会去拯救人类。
生:“天上顿时……之中”
师:所以这就是女娲补天的什么?起因或者说原因。这段环境描写重不重要?
生: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s/1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