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晋城美食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7-9-14

山西晋城美食,品种多样。晋城米淇、清汤餄饹、李圪抓、羊杂格、油圪麻、炒凉粉、十大碗以及八八六六宴,各具特色。

(高平“十大碗”)

(炒凉粉)

(晋城烧大葱)

人的肠胃是有记忆的。肠胃记忆的载体则是食物。某种食物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比如元宵节汤元,比如中秋节月饼,比如端午节粽子,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吃。

(晋城木耳圪贝)

古老的晋城同样拥有凝结着千年文化记忆的食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高平烧豆腐。

(高平烧豆腐)

一路采风餐餐可见烧豆腐,得知这道菜起源于高平遍布晋城地区,迄今两千多年历史。高平古称长平。正是著名长平之战的古战场。那场秦赵大战遮天蔽日惨绝人寰,秦国大将白起击败赵国统帅赵括,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将白起嗜杀成性,被六国称为“杀人魔王”。白起下令坑杀四十万俘虏,一日之间血流成河。

长平百姓憎恨残暴成性的白起,同时祭祀四十万亡灵冤魂,将豆腐烘烤制成“白起肉”。仇之深,恨之切。他们大吃“白起肉”以解心头之恨。

久而久之,“白起肉”渐渐流传开来,形成高平名菜“烧豆腐”。我们在高平的“长平之战纪念馆”外边的小摊上,品尝了原产地的“白起肉”。

这种豆腐经过先炸后煮,以豆腐渣和蒜泥姜汁制成“蘸头”。一人一份,咀嚼不已,不觉已然两千多年历史了。

以前曾经听说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从而传遍华夏大地。如果从“白起肉”算起,中国豆腐的历史还要提早近百年了。

如今“高平烧豆腐”成为晋城名菜,多见宾馆酒店餐桌,受到八方游客欢迎。一道名菜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一块小小的豆腐,记载着一场大事件。一块小小的豆腐蕴含着古老赵国百姓爱憎分明的情感,

已经成为当今餐桌上的“历史活化石”。在晋城地区体现悠久历史与人文理念的菜肴,还有阳城烧肝。它同样包裹着故事与传说。

(阳城烧猪肝)

很久很久以前,阳城县官姓甘,他为官贪腐搞得民怨沸腾,可惜那时没有巡视组。城南住着三兄弟,大哥为屠以卖猪肉为生,二哥贩菜,三弟是个读书的种子,很有才学。

一天有学友远道来访。三弟无米无柴,锅灶冷清,只得求援于长兄,可惜大哥家别无长物,只剩半叶猪肝。那时阳城人比现今讲究,从来不吃猪下水。三弟转往二哥寻求帮助,哪知菜贩筐里只余几瓣大蒜。

聊胜于无。三弟携半叶猪肝几瓣大蒜归家,洗净切碎包紧成型,上锅蒸熟切片,然后主客两人临火烤食,吃着外焦里嫩的美食,纵论天下不平事。一时间香味四溢,学友询问美食名称。三弟想起祸害百姓的县官,书生意气义愤难捺,连声说“烧甘!烧甘!”从此“烧甘”音转为“烧肝”在阳城流传开来,竟成民间美味。

这道承载历史文化的菜肴,佐证着世道人心。我在晋城地区几个地方吃过烧肝,听到不同版本的传说。

这个烧肝传说的不同版本,贪腐成性的阳城甘姓县官改为陷害忠良的南宋奸臣秦桧,一下扩展了民间传说的空间。

(晋城油糊角)

“白起肉”演化为“高平烧豆腐”,绝非世世代代的高平人不忘旧怨,它反而医治着国人的“历史健忘症”,告诫子孙后代抵制战争,反对杀戮。阳城烧肝传说中的反面角色,从地方县官变为当国宰相,更是将阳城民间所蕴含的正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道菜也因人们对秦桧的痛恨,很容易走向全国了。

(晋城酸菜黑圪条)

晋城好奇妙,竟然将普通美食吃成历史教科书,而且让你吃得不忘爱憎,秉持公道。

无须多论。仅以高平烧豆腐和阳城烤肝便足以证明,晋城是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好地方。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湴鍧
鍏ㄥ浗娌荤櫧鐧滈鏈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c/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