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游人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北京中轴线美景。李治国摄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省级非遗乔氏“法华”陶瓷生产基地,传承人向小学生传授乔氏“法华”陶瓷手工制作技艺。张钰哲摄(人民图片)
每到周末或假期,一些城市的老街和古迹边,多了一支支“考古”游队伍。他们不是简单地在网红打卡点走马观花,而是像考古学家一样,深入城市的角角落落,探寻文化历史,阅读街道和建筑背后的故事,品味城市风情,将旅游体验带入更高阶段。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新潮的“城市考古”队伍中。
1.阅读城市
“城市考古”游不是专业考古,而是以考古的精神,透过表面景观,探寻城市背后的发展变迁。
上海,拥有上千处不同保护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百余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风貌保护道路。走过弄堂口,经过老建筑,拐过斑驳的墙角,都有可能与一段历史擦肩而过。上海的前世与今生为“城市考古”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上海也是中国最早开启“城市考古”游的城市。
“从年开始,上海已经举行了几百场‘城市考古’活动。”一位资深“城市考古”人士介绍,现在上海有10多家“城市考古”民间组织。
阅读背后的故事是“城市考古”兴趣所在。外滩,高楼林立的标志性建筑没有吸引“城市考古”人,而历史上中资及外资银行总部建筑内发生的恩恩怨怨是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s/2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