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古镇:阳阿赋
戈多
作者
大阳,古称阳阿,秦汉时为阳阿县治所,西汉初年曾为阳阿侯的封地,东汉仍为阳阿县城。西燕慕容永在大阳置建兴郡,阳阿为建兴郡治所。大阳古镇素有“冶炼之乡”“九州针都”“三晋第一村”的美誉。年12月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年11月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九州针都》
曾经繁华烟云落,衣牵古巷语笑出;
五里长街明清貌,百年老铺喧声无。
金针远播蜚欧亚,汉晋郡侯传九州;
遥闻浮生风云际,时览今兴鼎盛来。
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手工制针繁荣史,其产品不只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还远销国外、出口伊朗西欧等地,大阳也因此被誉为“九州针都”,一直到清末外国列强侵入,大量外国机制钢针强占中国市场,“九州针都”的制针业才日渐衰落,被廉价的进口洋针取代。
《天柱塔》
椽笔满蘸轩辕墨,悬铃天柱鸟飞低;
俯阅万家沧桑事,淡临灯火日月齐。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四年(公元年)始建,万历三十年(公元年)竣工,工期长达27年。天柱塔高尺,底面平方尺,整体建筑呈八棱锥体,九层八面,层层出檐,各有特色,第一、三、五、七、九层,出檐上都有砖雕花卉图案。第二、四、六、八层,全是砖砌密檐式,全塔每层檐角下原悬铜铃,共72枚,塔峰葫芦项,上冠以铁盔。
《阳阿古镇王家大院》
青石压窗舞虫鸟,厅廊壁砌雕梅花;
龙凤麒麟门照壁,雨径绿芜香彩枝。
东风长道摇篱草,夏月烟寒掩尘扬;
读书入仕人丁旺,家荣国兴始流芳。
在西大阳汤帝庙南,横跨西沟巷和庙坡巷的全部建筑,都是明万历乙酉(公元年)进士,霸州知州王国士的住宅,俗称“西沟院”。汤帝庙北、吴神巷西的全部建筑,也是王家宅院,俗称“沟上院”。王家大院有四十余个宅院,余间房屋,为大阳之大宅。
《关帝庙》
出入威颜谁能见,往来征尘人不知;
是非曲直千秋在,重檐碧瓦古阳悠。
关帝庙建于元代至正四年(公元年),清顺治七年(年)曾重修。清乾隆六年(年)四月二十八创建关帝庙舞台。乾隆三十年(年)八月重修舞台,由针工会负责营修。清光绪十三年(年)四月十四日在住持僧木静主持下,重新彩画关帝庙。现正在进行全面整修维护。
《汤帝庙》
桑林之社亲祈雨,代民受责不惜身;
古来载德恩万物,千载美传百姓家。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帝庙主殿——成汤殿位居庙内中轴线北端,坐北面南,元代遗构,其构造充分体现了元代减柱、移柱造的风格特征。以其柱网分布的角度区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以所用梁缝及槫枋角度区分,为一座面宽七间的八架椽屋;单檐悬山顶。
(上面五首原载《太行日报》)
《阳阿古镇新姿》
秋入阳阿寒露深,轻移足履远追寻;
千年古镇脱凝绿,百传人文承雄音。
前有佳话传笑语,我怀仰慕重登临;
秦汉伫立封侯地,今朝酒盈敢自斟。
(此为今日新作)
古镇新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1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