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两会、教育部工作要点、山西省教育工作会议等官方消息相继确认了一个酝酿已久的消息:年,山西省将全面启动高考改革。
对于这场楼梯响了好几年的变革,晋城市应该如何布局高中教育,从而适应新高考政策?
高考新模式
我们已经习惯了高考文理分科的形式,除语数外三门必考外,文科学习史地政,理科学习理化生,山西即将实行的高考改革已经是全国第五批了,极有可能采用与第三、四批基本相同的模式,也就是3+1+2模式。
简单地说,3+1+2是指语数外+物理或历史(只能选一个)+化生政地4科中的任意2个组合。这一共包含了12种选择方式。
在高考计分时也不再是之前的考试分数相加,而是采用了“赋分制”,既化生政地4科最终成绩按照该成绩省内排名确定。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阶段将不再进行文理分科,相对应的是,在完成高一学年必修课学习后,从高二学年开始按照3+1+2的新模式自行选课,走班学习(年开始选课走班形式已确认)。
按照省教育工作会议安排,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采用新教育模式,既年高考时采用3+1+2模式。
以上就是新高考主要的改革方向和模式,那么作为一个想要建设“普通高中教育强市”的普通地级市,晋城市如何应对这种变局?
普通高中,强而不大
晋城市普通高中近年来深受好评,以晋城一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校连创高考突破,能以较小的人口基础和较少的学生资源创造省内排名前列的高考成绩,除了高中教育的成功,更多的原因应该是晋城市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的强而不大,是未来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年,我市共有25所高中参与招生,其中16所公立高中计划招生人,占招生总额的80.53%,8所民办高中(除南岭爱物)计划招生人,占招生总额的14.12%。
在这些学校中,除市一二三中和各县市一中招生人数保持在人以上外,其他各校招生规模普遍偏小,甚至还有不足人的存在,不乏位于中心城区的学校(凤鸣、矿中),而学校规模越小,新模式下要求的硬件条件完善的成本就越大,另外完全高中初高同校也会造成高中学生选课走班对初中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普高分流,生源减少
根据晋城市最新统计数据,年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其中普通高中入学率接近60%,与普工职高协调发展的要求基本接近。
但是随着我市人口的负增长,适龄人口即将迎来低位,据本号预计,我市中考人数将在未来两年内跌破2万人,并维持到年左右,以后的改善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形势下,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极有可能保持在0-人,远低于年的人,而0-人大概率将被市一二三中和各县市一中分走人,可以说,减少的-人生源压力都将压在其他公办学校及民办校上。
考生注意,压力提前
旧高考时代,学生只需要考虑高二文理分科的选择,确定后努力学习就好,不用提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w/2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