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足迹
澄江续联趣话
——塔山的独脚联
余可贾
编者按:马兆麟(~),字竹坪,号子般,是东山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书画家、教育家和建议东山设立县治的功臣。马兆麟于光绪元年()考中举人,中举后,踌躇满志,准备进京赶考,谁料命运多舛,两次会试都与“进士”失之交臂。经过两次的折腾,已过不惑之年的马兆麟先生心灰意冷,受聘到处讲学,后返乡创办东升初高两等小学堂,以“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自勉。光绪甲申十年(),马兆麟先生到广东澄海莲阳讲学,与潮州秀才、书法家许应时结识,不时“雅聚修禊”,并与同年李勋(镜侬)过从甚密,寄居李氏蕙绸山庄。本文作者余可贾(笔名),原名林勇,汕头澄海人,写的是马兆麟在莲阳讲学期间,与李勋同游塔山寺时,发现寺中旧有楹联,失了出句,仅存下联“钟声吹不到人间”七字,即兴续联作诗的有趣故事。本刊采用时略作了修改。
塔山原无塔,而塔山寺的渊源却很长,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明天启间重修。清代斥地时焚毁,康熙八年()展复县治,老僧照唐(羽梵上人)募化重建。塔山寺旧有楹联,可惜失了上联,仅存下联“钟声吹不到人间”七字,历来摩拳擦掌想对出上联或续写者众。
蔡起贤(~),潮安彩塘镇人,潮汕知名学者、诗人,号缶庵。
老先生以为原联是王岱的手笔,潮阳贡生张国栋对上联“泉脉流应归佛井”。
王岱,湘潭人,别号山长,清康熙年间澄海县令。康熙二十三年(),王岱携众士绅登临塔山寺,有诗纪事,和作纷纷,见载邑乘。翌年王山长题额“阿育遗踪”,又联曰“海日摩尼现,潮声法鼓闻”。
塔山寺东有“佛井”遗址,踏上数步即见石刻“龙泉古迹”。印证这完整对联“泉脉流应归佛井,钟声吹不到人间”的精妙。
又有妙明居士,澄海槐东人,原名王秀龙,法号妙明、净心,是近代本地有名居士、汕头密教重兴会会长,则对出联语“塔影印无边世界,钟声吹不到人间。”今日塔山寺大殿外两侧石柱重刻联语就是这对,并标明“古存独句”、“妙明居士续”。近日承蒙福建东山县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惠赐马兆麟《吹剑轩诗钞》,《诗钞》中正好录有马氏游塔山原诗,题为《莲阳塔山庵旧余楹联一只云“钟声吹不到人间”,好事者勉强续成,尠惬意者。岁甲申忝司讲席,与客同游,戏即其句,递成四律》,诗曰:塔影近犹存古迹,钟声吹不到人间。裒然七字成夔足,足留千秋窥豹斑。宝剑跃津离必合,明珠孕浦去应还。吾曹休作补亡计,续狗添蛇一例删。茶炉酒杯共跻攀,拟咏胸中百尺山。诗句得先供佛座,钟声吹不到人间。秋风飒爽菩提树,晓月庄严大士颜。半日谈禅尘事减,吾生能得几时闲。一曲清溪数朵山,出门便已隔尘寰。空林叶落鸟初下,老屋云扃僧亦闲。粟颗凭教藏世界,钟声吹不到人间。百年往事空枨触,对酒临风一破颜。数楹梵宇近贤关,儒释何妨共一班。料理杯盘荐苹藻,安排笔砚对溪山。浮沉世事今朝见,宾主交情此地闲。道味尽教参禅悦,钟声吹不到人间。清代竹林乡举人李勋(镜侬),与马兆麟是同年。甲申年李勋与马孝廉诸友同游塔山,写下了和诗,收入《蕙绸山庄诗集》。其一题作《和子般先生登塔山寺》,诗前有引:“‘钟声吹不到人间’,塔山楹联语也。重九日,先生(指马兆麟)来游于此,爱其撰句之妙,忘其属对之艰,且演为长句,索予和作,辞不获已,勉强应酬,喷饭之余,伏维郢削。”诗曰:数峰缭绕水回环,有约同看古佛闲。屐齿来如登上界,钟声吹不到人间。荒山何幸留鸿爪,大著而今窥豹斑。莫道寓公多好事,如斯好事恐难攀。其二题作《再用前句凑成一首似马子般先生仍以索和》,诗曰:方池尖塔傍禅关,九日峰头一破颜。佛法大能容我辈,钟声吹不到人间。重重山有白云护,折折路随流水湾。拟欲移家此中住,却怜俗冗未全删。马子般即马兆麟,福建东山县举人,书画名家,曾任教莲阳,与同年李勋过从甚密,寄居李氏蕙绸山庄。李、马等人同游塔山是在甲申重九,即清光绪十年()。一百三十七年过去,塔山现在有塔,独无了塔名。本也拟狗尾续貂,奈何想破头壳,不得好句,只好将此独脚联输入AI对联,结果出来:上联:钟声吹不到人间下联:佛法本无非实相此联上下联颠倒,违反联律,笔者调整为“佛法本无非实相,钟声吹不到人间”。居然还不赖!鸣谢: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惠赐《吹剑轩诗钞》、孙颣盦兄提供《蕙绸山庄诗集》书影文/图:余可贾编辑:张海燕审核:孙用川铜山古城长按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ly/1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