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日报年12月28日报道:为了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切实遏制因病返贫,今年以来,沁水县将“健康扶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二十项专项行动之一,坚持精准方略,完善政策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诊疗水平,“健康扶贫”已然成为脱贫攻坚“战地天使”。
积极完善政策机制
让贫困人口有病不愁看不起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曾是因病致贫的真实写照。“一袋面也就60块钱,一盒药少则几十块,多则上百块,医院,半年的收入就打了水漂”。这是贫困群众“讳疾忌医”的直接缘由,也是山区百姓“谈病色变”的真实心态。
长期以来,高昂的医疗费用确实是普通民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工薪阶层得了大病尚且犯愁,遑论温饱线上的贫困人口。鉴于此,不少患者迫于无奈,往往是“小病拖,大病扛”,还有众多家庭因一位成员得病而陷于贫困。针对这样的现象,沁水县全面建立医保兜底保障机制,制定出台了《沁水县提高城乡居民住院补偿比例工作实施方案》,由县财政投资提高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作为城乡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制度的专项资金,凡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和县域外重大疾病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患者,在新农合政策补偿基础上再提高10%。
固县乡坪头村的申某,他是新政策出台后的首位建档立卡贫困群体受助者,今年3月份被确诊为贲门癌,医院住院治疗就花费了元,除了享受新农合大病报销元外,后来又再次报销了元。他告诉记者:党和国家的健康扶贫政策越来越好,为我们减轻了很大经济负担,仅这次在长治住院就省去了多块钱。
截至目前,沁水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患者补偿已达人次,补偿金额36.8万元。深度贫困人口县级住院患者补偿23人次,补偿金额1.03万元。贫困人口省定24种和县定12种重大疾病基本医保补偿47人次,补偿金额69.55万元。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偿人次,补偿金额.89万元。
为了多渠道解决贫困人口就医问题,沁水县整合资源,联合施策,人社、财政、扶贫、民政四部门携手下发了《关于提高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保障待遇的通知》,对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75%,孕产妇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自然分娩实行全免费,患有24种重大疾病住院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70%,民政部门救助20%,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实际达到90%以上,同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1万元降到5千元……沁水县卫计局局长李卫京说:“医院门,存款变成零。害上一场病,落下穷根根。贫困人口的这种深深的隐忧在沁水已经成为历史。”
全面开启绿色通道
让贫困人口看病感觉很方便
为了降低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沁水县全面开启医疗扶贫“绿色通道”。
一方面,凡是贫困人口到县乡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挂号费、一般诊疗费一律免除,同时还开设有扶贫专用病房,确保贫困人口优先就医、优先转诊,部分条件好一点的乡镇卫生院还对住院贫困患者的取暖费、陪侍费、一次性材料费等进行减免;另一方面,为了切实减轻贫困患者垫资压力,沁水县实行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凡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贫困人口一律取消住院预付金,同时实施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办法,极大地方便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
土沃乡上沃泉村的苏某因患胃癌住院治疗,对于“绿色通道”他深有感触:“如果不是新开通的贫困人口绿色通道,我不仅看病要垫付很多的钱,需要东借西凑,同时报销的时候还要到各个部门来回跑,这里盖章,那里复印。这下真是方便多了!”
医者仁心。为了尽快、分批、集中救治长期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医院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大病集中诊疗,即对患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食道癌等24种重大疾病的全县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度贫困人口,统一安排治疗时间,量身定制诊治模式,分病种、分批次、优先进行集中救治。
签约服务精准到人
让贫困人口有病能够早发现
不仅让贫困户看病少花钱,同时该县还尝试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确保贫困人口能够及时治病。
医院为主体、乡镇卫生院密切配合的3支基层巡回医疗队和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52个医生服务团队,从8月1日开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入贫困村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家庭医生和乡村干部“双签约”活动,为贫困群众进行健康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开展慢病指导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一举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变过去的病人进城找大夫,为现在的医生下乡找病人,同时巡回举办“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和“健康知识”讲座,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别是因病致贫返贫群体在家门口获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签约之后,贫困户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小病找村医,大病找上级医疗机构,真正做到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源头上切断因病致贫的穷根,努力提高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幸福指数。目前,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深度贫困人口均实现了应签尽签。
另外,妇幼计生方面也积极落实人文和政策关怀,对全县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度贫困人口中的妇女(36-64岁)免费进行宫颈癌检查和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为感染艾滋病、梅毒的孕产妇及婴儿免费提供治疗药品;对全县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度贫困人口中的困难计生家庭(三级以上残疾证、低保证、独生子女证),落实人均元的困难救助;对全县农村居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度贫困人口中的计生家庭父母患大病(医疗费用10万元以上)的,落实一次性元救助、孩子患大病(10万元以上)的落实一次元救助。
大力提升服务能力
让贫困人口就近就能看好病
当前,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沁水县一是在改革方面,积极以创建全省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行卫生优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5医院为主体,整合县二院、乡镇卫生院组建成立了医院集团,全面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品“六统一”管理,真正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互利互通。二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投资余万元新建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和龙港镇中心卫生院,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大力实施村级卫生室维修、新建、改扩建工程,目前也实现了全面达标。三是在能力提升方面,积极组织专业人员赴外考察,大力引进资金、设备和人才,重点发展康复科、口腔科、耳鼻喉等科室;医院下派9名医师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派出相关人员外出培训60余人次,同时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人员中医理论知识培训和实地技术操作观摩学习80余人,分三批对余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业务培训。
精准扶贫,仗仗都是硬仗;决胜小康,样样都得跟上。下一步,沁水县将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真正从源头上切断因病致贫返贫滥觞,力阻“病根”变“穷根”。
??(沁水县委外宣办于春艳)
??沁水县政府新闻办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c/1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