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城市 >> 晋城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泽州教育

来源:晋城市 时间:2018-5-17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全力写好泽州教育振兴“奋进之笔”

——在全县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喜全

(年5月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年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表彰先进,研判当前、谋划未来,动员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部署,全力写好泽州教育振兴“奋进之笔”。刚才,会议对年度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广大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上下同心,砥砺前行,立足“奋进之笔”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泽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泽州教育奋发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稳中有进,成绩有目共睹,亮点可圈可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加大投入夯基础,办学条件实现了新跨越。坚持义务教育为龙头,累计投入10亿元,先后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校安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五大工程。年,我县进入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行列,泽州教育迈出了历史性步伐。不断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累计投入近亿元,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县已有12所乡镇中心园达市级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高起点发展高中教育,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用于高中标准化建设,泽州一中、泽州二中、泽州三中、泽州职中等一批高中逐渐发展壮大,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

二是坚持惠民保公平,群众获得感得到新提升。每年投入余万元,认真落实“三个学段全免费”,“十五年免费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四项补助全覆盖”,寄宿制贫困生生活补助精准到位,寄宿制营养餐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普高、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逐年增长,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屡创新高。实行优质资源、教师队伍、招生政策“三项倾斜”,贫困地区办学水平得到有效保障。共有校长、党员、骨干教师余人深入结对帮扶,为当地留下了一只永不撤走的教育扶贫工作队,得到各方点赞。

三是多措并举强队伍,教育发展增添了新活力。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县政府每年支出3.5亿元用于发放教师工资,同时支出多万元发放乡镇工作补贴、班主任津贴等费用,仅教师待遇一项,就超过县财政的三分之一。持续加强队伍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稳步推进“县管校聘”,充分盘活教师资源。为了加快教师成长,县财政每年单列万元用于教师培训,目前,全县幼儿、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分别达98.5%和97%;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5%;高中教师中,本科学历达99%,研究生学历超过10%。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泽州教师队伍正在发展壮大。

四是协调推进促发展,教育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5%,高于全省近6个百分点。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初中巩固率达99.6%,小学巩固率达99.9%,均衡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加快高中标准化建设,泽州一中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泽州二中、泽州三中特色办学理念不断深化。积极推动中职教育发展,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40%,对口升学考试升学率全市领跑。落实县政府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县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7%,现代化特教体系初步成型。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依法依规完成了民办学校年检,民办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成人教育普及,各类培训年均超过7万人次,学习型泽州建设成效初显。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广大教师恪尽职守、扎根基层,以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办出了泽州风采,彰显了泽州担当,探索了泽州模式,培育了泽州英才,泽州教育正以崭新的面貌,现代化的姿态,阔步走进新时代!

二、认清形势,统一共识,凝聚“奋进之笔”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以思想力量领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崭新的旅程,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两带四板块”“四化”同步推进转型发展战略,以跨越式发展的思维和举措,力争到年打造成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县。作为人才培育的大本营,民生事业的排头兵,教育工作必须紧跟转型步调,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县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从实际来看,我县教育发展仍有一些短板和弱项,亟待进一步破解。

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虽已初步完善,但主体是农村教育,整体质量仍有待提升。有县无城、县域环绕市区是我县最大的县情,也是泽州教育的客观属性。与城区教育相比,我县是农村教育;与其他县市相比,泽州教育没有城区,缺少中心集聚。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中心城区虹吸效应愈发明显,优质生源逐步外流,限制着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要清醒认识到:我县教师队伍发展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各梯队建设仍需加强。教师补充不到位,特别是随着民办转正教师进入退休高峰,每年自然减员都在人以上,队伍迫切需要年轻力量填充。区域分布不均衡,偏远地区教师过剩,城郊结合部师资短缺,教师流动矛盾凸显。结构性缺员突出,语、数教师富余,音体美等教师缺乏,教师兼课现象普遍。校长队伍老化,创新意识和干劲明显不足。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能力不强,专业化水平亟需提升。

要清醒认识到:体制机制的相对落后,限制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党建管理方面,中小学党建管理主体仍在各个乡镇,各校党组织隶属关系需要理顺。招生政策上,面对城镇化发展中生源外流的新形势,面对县域内优质生源分布不均的新问题,各项制度亟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人事管理上,干部的选拔机制不够完善,教育专业人员进入行政岗位的通道相对狭窄,校长的培养、选拔体系落后,教师的流动制度亟需更新。经费管理上,现有的经费管理体制比较滞后,经费使用理念需要转变,使用效益有待提升。

要清醒认识到:我县小规模学校数量较多,布局调整不够优化,还需紧跟城镇化建设步伐。对标先进,与进入全国教育第一方阵的山西孝义相比,我县学生数量接近孝义的一半,但学校数量却是孝义(85所)的2倍。纵看全市,高平比我县多8千余名学生,学校为所;阳城比我县少6千余名学生,学校为94所,均低于我县所的学校总量。目光向内,全县百人以下学校86所,接近总量一半,学生数仅为全县的10%;50人以下学校50所,占总量1/3,学生数却只有全县的3%。小规模学校的办学,给资源的统筹使用带来很大难度,限制着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要清醒认识到:教学质量不及预期,是泽州教育面临的难点,也是全县教育攻坚的重点。重点大学录取率较低,重点高中统招生数量较少,高考、中考成绩不很理想。特别是近年来教育的家庭、社会等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学生放学时间较早的“四点半难题”,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5+27”等问题集中显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要清醒认识到:校园安全形势不容忽视,牢牢守住学校安全底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4.24”成庄矿中学校外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暴露出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暴露出了学校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存在的弱项。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完善家校共建、警校共建的管理体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氛围,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可以说,我县教育既有在全市乃至全省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强项,也有刻不容缓、亟待补齐的短板。缺少中心集聚,多层次教育同在,多重问题叠加,是泽州教育这一时期的最大实际。要解决教育发展中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泽州教育的全面振兴,必须深刻剖析,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勇于探索,闯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特色教育之路。

教育要发展,必须肯定优势,增强自信。一方面,全县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文旅融合开创的良好局面,泽州进步形成的强大气场,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氛围。另一方面,泽州历史文化悠久、自古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县委县政府坚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心,教育振兴的内外环境持续向好。

教育要发展,必须紧盯目标,加快转型。过去,我们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各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解决了孩子们有学可上的问题。新时期,必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全县“两带四板块”战略部署,向高质量发展看齐,推动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要以增强中心集聚力为目标,以集团、联盟办学为抓手,推动资源重组,优化教育供给,构建片区管理大平台,打造教育中心区,让全县百姓享受更加优质而公平的教育。

教育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弹自唱,夜郎自大。短板可以转化,关键是瞄准问题,聚力攻坚。我们既要看到在资源供给、体制机制等操作层面的不足,也要正视眼光思路、素质水平等能力方面的短板,更要剖析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层面的差距。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一切问题都要从根源抓起。要解放思想,破除那些限制教育发展的陈旧规章,建立并完善适应当前形势,能够激发教师活力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创新引领泽州教育振兴。

教育要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奋勇争先。教育优先,自身必争先。步入新时代,教育正沐浴着史上最密集的政策雨露,感受着上级最温暖的关怀关切,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针对新问题,要自加压力、抢抓机遇,提出新想法、趟出新路子,勇于弯道加速;面临新形势,要主动担当、奋勇争先,打造新优势、干出新模式,及时变轨超车。

总之,我们要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确保到年全县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乡村教育振兴“泽州实践”初见成效,主要发展指标全市领先,全省排位稳步前移。到年,泽州教育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形成比较成熟的农村教育发展“泽州经验”,教育品牌力争在全国推广。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开启“奋进之笔”新征程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时期泽州教育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写好教育振兴“奋进之笔”。今年“”教育工作要点已下发,大家要排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列出任务书,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教育振兴新征程。

(一)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系统要在县委“从严治党固本年”部署下,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办学治校全过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十九大精神成为广大师生内心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追求,促进宏伟蓝图化为生动实践。二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拓展延伸。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向教育教学延伸,把党的纪律作风建设向教师队伍延伸,把反腐高压态势向基层学校延伸,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覆盖最后一公里。三要紧盯社会关心热点,严厉整治身边腐败,实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不断增强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优化教育供给。决定木桶盛水多少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小规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在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泽州教育振兴的底部攻坚。一要统筹布局规划。要立足县情特点,深入分析研判,科学订制布局规划。二要强化办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切实落实对两类学校的支持。实行编制倾斜,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支教。三要办出学校特色。充分发挥中心校统筹作用,推进小规模学校与乡镇中心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小班教学优势,突出个性化教学,加强针对性辅导。充分发挥农村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质。

(三)紧扣改革这一主线,全面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理想和现实之间,改革的路径最短。改革是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切入点,是引领全县教育振兴的关键一招,要改好、改实、改出质量,抓深、抓细、抓出成效。一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建立校长职级序列,丰富校长人才储备,进行校长公开选聘,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二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深入推进联盟、集团化办学,加快大学区制管理落实,促进开放引进办学。三要开展招生制度改革。立足县域实际,结合生源流动特点,出台制度组合拳,有效缓解生源外流,逐步引导生源回流。四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拔方式,继续实施“四个一批”教师长效补充机制,稳步推进县管校聘,充分激发队伍活力。五要实施教育经费管理改革。成立教育经费核算管理中心,推动“校财局管”,实现教育经费科学、精细化管理。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大计,育人为先。要坚守德育根本,加强引导,注重养成,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时代大任的泽州新人。一要扭转德育滞后的现状。要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质量监测、综合素质评价等手段,形成倒逼机制,扭转“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二要健全德育工作体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新格局。三要加强体卫艺工作。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终身锻炼习惯养成。开好第22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办好首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

(五)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教师。二要实施“三名工程”,推出一批优秀教师、一批优秀校长和一批品牌学校,展现教师时代风貌,讲好泽州教育故事,弘扬教育正能量。三要加强队伍培训。在注重内部交流学习的同时,要让我们的教师走出泽州、走出晋城、走出山西、走出国门,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把教师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让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六)树立质量立校导向,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质量决定兴衰,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写好泽州教育振兴“奋进之笔”,必须紧扣质量核心,抓管理、促规范、深研究、强督导,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一要加强学校管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积极开展现代学校管理试点,加快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功能,科学进行质量检测,引领办学质量提升。三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统筹做好全县毕业班的备考工作,稳步提升教学成绩。加快新高考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做好中考改革的相关研究。四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书法进课堂”第一期工程,实现县域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传统文化在泽州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各方关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政府关心、群众







































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engshizx.com/jcsxc/2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